学习心得——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2017-06-12 23:04:20)分类: 书籍、学习与心得 |
一、课例与案例的区别
(一)课例、案例的界定.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实例,它聚焦的是有学科内容的课堂教学(而非一般的教育问题如班主任开班会),(以学科教学的内容为载体、具有某个研究主题的教学实例)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是教师成功解决培养学生能力或成功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课例子。课例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记述,是如是的白描,具有真实记述、课堂再现、暴露与解决问题、对教学得失剖析反思的特点。课例分析是通过对实际发生的一堂课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教学活动的研究分析,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说明这样教学的研究思路,提出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与办法,即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事件,是教师的一个只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在事件解决中说明、诠释类似事件,给人这样或那样的启示、体会。一般以叙事的方式表述出来。
从这一概述中可以看到,对事物的静态的缺乏过程把握的描述不能称为例,信手拈来的没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没有客观真实为基础,缺乏典型意义的事件也不能称为真正的案例。
(二)课例与案例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教学性。同属“课堂研究”范畴,都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成果形式之一。
2)问题性。都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实用性。课例和案例都不应该仅仅表述为某一课文的“教材教法”,都应该以课文为载体,成为帮助教师认识或解决某个(或某些)问题的“支架”。
2、不同点:
教学课例:
1)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
2)主要目的是:回答“做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怎么做”(教学策略)。
3)“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但主要涉及本课(特定学科/年级/教材版本)中各类教学问题的解决。
4)核心内容是:围绕“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教学案例:
1)虽然也以课为载体,但它不是阐述本课的教材教法。它围绕含有教学问题的典型事件,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展示了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2)主要目的是:案例的收集和开发,为“案例分析”提供基础材料,达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目的。
3)“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但问题主要指向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带有共性的典型问题,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启发性。
4)案例素材可以来自课堂观察、叙事研究等,也可来源于“教学课例”,但必须对课例进行提炼和加工。
5)核心内容是:“案例问题--情境与细节描述--诠释与研究--问题讨论”。
由此可见,教学课例与教学案例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是以教学进程为线索,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象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文体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