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玉陨石--真正的货真价实的陨石

标签:
历史收藏时评教育文化 |
新年伊始;
诸位好
祝 诸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四季发财.
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1968年在德国里斯陨石坑的石墨片麻岩中发现,是最先发现的一种炔碳;外观呈银白色,又称为白碳(whitecarbon);晶胞中所含碳原子数超过一百(石墨晶胞只含4个原子),晶胞中原子的排布乍看起来显得紊乱,所以最初命名为紊碳。作为一种晶体,碳原子在晶胞内的排列,实际上当然十分规整有序,并不紊乱。
在石墨片麻岩中与石墨共生,呈极细的白色条带,与石墨条带平行交织在一起,带宽3~15μm。在很多陨石坑中都有发现。(图1)陨石撞击地面产生激波,激波诱发的极高温度使坑内有机物质炭化并蒸发,由此产生的气态碳分子,冷凝结晶成为紊碳。在很多天然石墨中也发现少量紊碳。用激光照射或电阻加热,把热解石墨或多晶石墨加热到2700~3000K,约半分钟,用液氮猝熄,生成的紊碳附着在石墨表面,成为石墨表面的一层银白色镀膜。电炉炼钢中石墨电极尖端上附着的白色物质,其中也含有紊碳。用激光聚焦照射金刚石的(111)面,碳蒸气及液碳微滴骤冷凝结,甚至炭黑在常温下,在空气中用激光聚焦照射等等,都可产生紊碳。
图1
陨石坑片麻岩中的紊碳(放大800倍)白色条纹—紊碳;黑色条纹—石墨晶体结构与性能
紊碳晶体具有六方结构。晶胞参数:a0=0.8498
nm,c0=1.4078nm,晶胞含碳原子数Z=144,晶胞体积V=0.976
nm3,晶胞密度d=2.94g/cm3。晶胞由含有12个碳原子的叠烯链(=C=(C=C)5=C=),平行于C轴而构成。紊碳是叠烯型炔碳的一种。微晶聚结成片状或树枝状(图2)。单晶透明,具有双折射能力。多晶的反射色,由于很多晶面的散射,呈银白色或亮灰色。晶体密度很大也很硬,硬度比B4C(维氏硬度37.8GPa)还大。用铁锤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音,好好的没有一点点敲击痕迹,其它通体黑灰色;用手电照基本通体透明上玉化了的月亮陨石拍的视频,这款作为外星球的玉化密度比和田玉密度还要高又相当硬的玉化陨石<真的放到水中尤其漂亮>;在当今仿真造假横行霸道时代,你的是真的,别人还说是假的,不然人家假的怎能卖出去?就像前些年新疆和田羊脂玉,因为一克品质一般的最少也在一万元以上,好的在3-5万元以上,这样仿真造假成风,大家都说是羊脂玉,后来与业内人士喝酒时交谈才知道,所谓的羊脂玉百分之九五的都是仿真造假的.就像现在陨石界,因为高价位更是仿真造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在快手抖音中与一个玩陨石的大家的对话;其中有一段;照了图片,大家一看就知端倪'诸位想看'我拍的月亮玉石陨石的视频请看我的微博wongshi1952@sina.com,
上面有用铁锤用力敲打相当硬陨石的视频,这里 
















前一篇:月亮玉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