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按照我家情况设计的方案,国际惯例,不会写具体的保险公司和险种名字。:)
四口之家,年收入23万,保费24800
妻子(33岁,年收入15万)第一句就暴露这么多信息绝对够诚意Orz~
[1、终身重疾]
交20年,期限终身,保额30万,保费6618元
30种轻症:10万*3次,首次轻症豁免后续保费
77种重疾:30万
非意外全残:30万
非意外身故:30万
非意外疾病终末期:30万
无疾而终:30万
[2、定期寿险]
交30年,保30年,保额150万,附加全残保额150万,保费2682元
意外或疾病身故:150万
意外或疾病全残:150万
[3、意外医疗]
期限1年,保1年,保额10万,保费98.8元
意外残疾:1~10万
意外身故:10万
意外医疗:扣除社保免赔100,80%,限额10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80%,限额10000
[首年保费]
[可获保障]
非意外全残:获赔180万
意外残疾:获赔151~160万
意外身故:获赔160万
疾病身故:获赔180万
33种轻症:获赔10万*3次,首次轻症后豁免保费
77种重疾:获赔30万
非意外疾病终末期:获赔30万
意外医疗费用:扣除社保和免赔额100,剩余获赔80%,限额10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费用:获赔80%,限额10000
无疾而终:获赔30万
丈夫(31岁,年收入8万)
[1、定期重疾]
交30年,保30年,保额30万,保费2790元
45种重疾:获赔30万
意外身故、疾病身故:获赔30万
[2、定期寿险]
意外身故、疾病身故:获赔50万
意外全残、疾病全残:获赔50万
[3、意外医疗]
期限1年,保1年,保额10万,保费98.8元
意外残疾:1~10万
意外身故:10万
意外医疗:扣除社保免赔100,80%,限额10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80%,限额10000
[4、自驾意外]
交1年,保1年,保额30万,保费42元
自驾意外身故:获赔30万
自驾意外残疾:获赔残疾等级*30万
[首年保费]
5320.8
[可获保障]
疾病全残:获赔50万
自驾导致意外残疾:获赔54~90万
其他导致意外残疾:获赔51~60万
自驾导致意外身故:获赔120万
其他导致意外身故:获赔90万
疾病身故:获赔80万
45种重疾:获赔30万
意外医疗费用:扣除社保和免赔额100,剩余获赔80%,限额10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费用:获赔80%,限额10000
无疾而终:获赔30万
孩子(0岁和2岁)
[1、终身重疾]
交20年,期限终身,保额50万,保费4530+4755元
30种轻症:10万*5次,首次轻症豁免后续保费
77种重疾:50万
18岁前非意外身故、非意外全残、非意外疾病终末期:获赔保费*1.5
18岁后非意外身故、非意外全残、非意外疾病终末期:获赔50万
无疾而终:50万
[2、意外医疗]
交1年,保1年,保额8万,保费398+398元
意外残疾:获赔8万
意外身故、疾病身故:获赔8万
意外医疗:扣除社保免赔50,剩余获赔90%,限额20000
重大疾病:获赔3万
导致第三者伤亡:获赔10万
手足口补充医疗:扣除社保免赔200,剩余获赔80%,限额20000
少儿麻疹补充医疗:扣除社保免赔200,剩余获赔80%,限额20000
骨折补充医疗:获赔骨折比例*2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免赔600,剩余按比例,限额10000
住院津贴:50元/天
[首年保费]
[每个孩子可获保障]
33种轻症:获赔10万*5次,首次轻症后豁免保费
77种重疾:获赔50万
18岁前非意外身故、非意外全残、非意外疾病终末期:获赔保费*1.5
18岁后非意外身故、非意外全残、非意外疾病终末期:获赔50万
意外残疾:获赔8万
意外身故:获赔8万
意外医疗:扣除社保免赔50,剩余获赔90%,限额20000
导致第三者伤亡:获赔10万
手足口补充医疗:扣除社保免赔200,剩余获赔80%,限额20000
少儿麻疹补充医疗:扣除社保免赔200,剩余获赔80%,限额20000
骨折补充医疗:获赔骨折比例*2000
意外或疾病住院:免赔600,剩余按比例,限额10000
住院津贴:50元/天
一点粗浅的认识:
1、保险是用来保障意外的,也就是当家里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靠保险公司给你钱渡过难关。那么就要弄清楚,家庭的难关在哪里?很多妈妈说,我要给孩子买保险。这心意时好的,但家里的小朋友尚且年幼,即使不幸发生意外,也不会造成家庭(经济上)的难关。会令家庭陷入没钱窘境的,一是爸爸妈妈年轻力壮时,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保障,如果发生意外残疾或者挂了,家庭就没收入了。二是等爸爸妈妈年老的时候,开始大病小病缠身,尤其是一场大病就会带来很大的医疗费用负担。所以我为自己家庭设计的保险,主要以保障我和老公挂掉的时候,能获得一大笔赔付,我的要多一些。
2、混合型的保险套路很多。两天前我也是贪图便利,想买某个保险公司的混合产品。但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很不划算。分开来买,各有各的保障。
3、也许你现在看不懂我上面写的。但我两天前也什么都不懂。真的想学,就去琢磨一下吧。建议可以把不同种类的保险先找几个比较热门的,保费你觉得能接受的,然后再慢慢进行比较和搭配。
从哪里去看这些保险的知识和介绍呢?
a)各大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b)保险师APP
c)蜗牛保险医院APP
d)淘宝保险
e)公众号:你保保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