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接力传孝道
(2022-09-07 18:10:02)
标签:
原创采访孝道传承 |
张桂生
提起新坝镇新治村西区三组的杨翠芳,村里村外都说她是一位幸福老人。杨翠芳今年100岁了,仍然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说话声音爽朗,看起来只有70来岁的样子。
儿子杨怀荣今年80岁,最小的第五代重孙今年也四岁了。
问起杨老太太为什么这样健康,答案就写在杨老太太的脸上,那就是一家大小21人,孝心接力,五代同堂,其乐融融。
这得先从杨怀荣和他的爱人说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第四个儿子杨恒华远在在广西水利厅工作,无法将老人接到身边外,杨怀荣的另外三个儿子都择址新建了楼房。新楼房盖好后,三个儿子都争着要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家里去住。老两口婉言谢绝了。虽然说到了新地方,各方面条件都比在老宅第要优越,但毕竟老母亲在老宅第生活了近八十年,舍不得离开。所以老两口尊重老母亲的选择,和老母亲住在一起,悉心照顾着老母亲的起居。
一晃到了2013年。杨怀荣的老伴因患恶性肿瘤不幸去世了。杨怀荣强忍悲痛,仍然像过去一样照顾老母亲。但他毕竟是男人,照顾老母多有不便。儿子们觉得,应该要把孝心的接力棒接过来,让奶奶和老爸安度晚年了。于是,老大杨恒祥把在家的两个弟弟召集到一起,经过商量,大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把奶奶和老爸从老宅第搬出来,到老二杨富年家生活。老大、老三、老四每家每月拿出1000元给老二,算是两位老人的生活费。老二不要出生活费,但要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任务。除此之外,每家每月都要不定期地到老二家来看看奶奶和老爸,买点鱼肉,带点儿零食,这些开销不在每月应付的1000元之内。逢到节假日,大家都到老二家团聚,但伙食费不要老二家出。
杨怀荣和老母亲觉得儿子们的意见合情合理,就同意了。搬到老二家后,生活上虽然比过去方便多了,但是,老母亲杨翠芳的心里总是恋着老宅第,每天一早一中一晚都要步行过去看一看,一日三次,从不间断。老人到了老宅第后,摸摸这个,抹抹那个,显得特别亲切。孩子们要用轿车送她,她坚决不肯。杨怀荣只得陪着老母亲周而复始来回奔波着。从新家到老宅第有两里多路,一来一去就是五里地。杨怀荣的腿不好,为了老母亲,只好推着自行车和老母亲一道去。
二儿媳陶兰美看到老爸走路吃力,主动辞掉厂里的工作,接替老爸每天陪奶奶到老家去的任务。陶兰美曾出过车祸,腿脚不便,跑不过奶奶,老杨于是在自己的退休工资中拿出2000多元买了一辆电瓶车给陶兰美。这样,每天大家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情景,百岁老人步行,50来岁的陶兰美骑着电瓶车慢悠悠地跟着奶奶,一天两趟,每天如此。夏天的时候,老太太不习惯淋浴,陶兰美就让不厌其烦地在老灶台上烧水,并拿来澡盆,老人手脚不利索,陶兰美就轻轻地帮她洗。老奶奶不喜欢吹空调,就为老人买了一个小吊扇,装在床头,老人感到特别开心。
四儿子杨恒华在广西水利厅当干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回来陪伴奶奶和老爸,他就利用视频和电话和老人联系每星期一次到两次,从不间断。老太太每次看到四儿子那熟悉的脸庞时,都笑得像一个孩子似的。
我和老杨正聊着,这时进来一位30多岁的妇女,老杨笑着告诉我,这是三儿媳妇陈心惠,她是特地从三茅赶来要为太太百岁生日准备礼物的。她和嫂子们商议好了,是带老太太到新坝街一家老裁缝铺去为她量体裁衣的。因为老太太喜欢穿古装,现在做古装的裁缝很少,打听了好多家才找到。
老杨接着说,老大和大儿媳妇也不错,每次来都要买东西,买香烟,买点心。几个儿子只要有空,就会用轿车带着奶奶到渡江文化园、梓阳园和远一点的地方去走走,看看,让老人见识见识国家的新变化,建设的新成就。有一次,老大听说奶奶想到大路吃长鱼汤(即黄鳝汤,大路名小吃),便驱车前往,满足了奶奶的愿望。其他的几个儿子也效仿着老大,时常这样做。孩子们如果没有时间,就由杨怀荣骑电瓶车带着老母亲去。
杨家的第四代人也相继降生并慢慢长大,看到上辈们如此孝顺老人,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洗礼,他们也学着孝顺老人。要到法国去进修的杨恒华的女儿,临行前,特地打来电话,说她出国深造去了,不能前来看望爷爷和太太,要两位老人多多保重。在老家的第四代们,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买点点心让太太吃,陪太太说说话。
几个正在上小学或者幼儿园的第五代的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分别是杨子力、杨涛宁、杨颜羽和杨邓淼,他们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快乐,这时候他们会一个个跑到太太跟前,“老太太”、“太太”喊个不停,老太太“哎”“哎”答个不停。重孙子们要看动画片,老太太也跟重孙子们一起看,幸福充满着整个家庭,也全部写在老太太和老杨的脸上。
杨翠芳老人长寿的秘诀是尊重自然。杨翠芳的娘家过去开中药房,父亲是中药房老板,她年少时接触过中药,懂得一些药理和药性。另外,她天生好动,曾跟师父练过武术,练过气功,从小就练出了一副好身体。老人一生极少生病,从不乱投医,乱吃药,只是因为血压高每天要吃一到两片麝香保心丸。现在,杨翠芳老人每天能吃六两多的米饭,半斤菜蔬,已到两个夹心小肉包,一到二两鱼虾肉等荤食,睡眠很好。这与她平和的心态和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适当的锻炼是分不开的。当然,和睦的家庭环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古人又说,上行下效。正是杨怀荣一以贯之地孝顺老人,把这正能量传递给他的下代们,他们接过孝心的接力棒,就这样传下去,传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