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公开课

项目名称 |
第四次公开课 |
项目负责人 |
谢希钱 |
||||||||||||||||||||||||||||||||||||||
活动时间 |
2019.11.29 |
活动地点 |
门楼二楼 |
||||||||||||||||||||||||||||||||||||||
活动主题 |
一人一课 |
主讲人/主备人主评人/开课人 |
开课:温玮玮老师 主评:曾小君老师 开课:林延芳老师 评课:陈文捷老师 |
||||||||||||||||||||||||||||||||||||||
参加对象 |
全体数学组老师 |
申请学时 |
|
||||||||||||||||||||||||||||||||||||||
|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后进一步学习三者的几何表示方法以及直线的基本性质,它是今后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同时直线的基本性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本节课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模仿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同时他们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此前初步认识了线段、射线与直线,但他们对正确使用几何语言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2.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3.能运用直线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几何语言表示法和直线的基本性质。
5教学难点
射线的几何语言表示法以及直线的基本性质的实际运用。
6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法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法。
7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8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共猜谜语,引入新课
幻灯片显示三道谜面: 1.有始有终。(打一线的名称)[来源:学科网] 2.有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 3.无始无终。(打一线的名称) 谜底分别是:线段、射线和直线。 【设计说明: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开启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课堂气氛,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活动2【活动】(二)抽象画图,分析异同[来
幻灯片依次出示以下图片,从图片中分别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 每次出示图片后,由学生列举其他实例,教师适当加以点评。总结归纳,学生阐述要点, 出示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变化的形象实例 师生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设计说明:从图形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学生踊跃发言列举实例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合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体会课堂的乐趣。】
活动3【活动】(三)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学生自学教材,学会线段的表示方法 教师适当提示学生学习几何语言的必要性。教师板演详细讲解线段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线段可以用表示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图线段可以记做“线段AB”或“线段BA ”,也可以记做“线段A ”。
参考线段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先由学生依次独立思考直线、射线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再由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两者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以及注意要点。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加以强调与补充。 直线可以用它上面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的直线可以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 ”,也可以记做“直线l”。
射线用表示它的端点和射线上另外任意一点的两个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要写在前面。如图的射线记做“射线AB”,而不能记做“射线BA”。
【设计说明:首先说明几何语言表示方法的必要性,可以解决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本节内容的疑惑。由于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并且线段已有两个端点,因此先由教师示范线段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由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最终得到直线、射线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教师及时点评和补充必要的说明。】
活动4【活动】(四)画图思考 ,学习性质
问题 1.经过一个已经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问题2.经过两个已知点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问题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合作总结出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学生自主思考后全班交流这一性质的实际应用。 【设计说明:通过画图实践,学生对这一性质有初步的感知,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后,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性质的实际应用,一方面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性质,另一方面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活动5【活动】(五)适时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1.用两种方式表示图中的两条直线。
练习2.已知点(如图),画线段 ,射线 和直线。
练习3.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这样的墨线(如图),请说出其理由。 【设计说明:练习1和练习2是图形语言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由学生自主完成可以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3是直线的基本性质的实际应用,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活动6【活动】九、板书设计
|
||||||||||||||||||||||||||||||||||||||||
活动反思 与 意 见 |
教师参与度较高,开课老师认真准备,老师评课到位,每位老师都提出了自己对本课理解和想法,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
||||||||||||||||||||||||||||||||||||||||
过程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