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教师汇报课

(2018-12-24 19:04:09)

水头二中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规范)

项目名称

新教师汇报课及校本培训

负责人

吴斌

活动时间

2018.12.14

活动地点

创客教室

活动主题

新教师汇报课

校本培训

主讲人/主备人主评人/开课人

开课:温玮玮、陈文捷

评课:张合远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6.4线段的和差教学设计

 

课题

6.4  线段的和差

单元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能力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线段的和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和,差概念,会画线段的和差

2、引导学生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并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中点

3、进行有关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重点

了解线段的和、差概念,并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

难点

进行有关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学法

操作、发现、交流、反思

教法

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线段和差的概念:

如图,已知线段a=1.5 cmb=2.5 cmc=4 cm

请议一议,abc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县教师汇报课 

如果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和,那么这条线段就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差,那么这条线段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

两条线段的和或差仍是一条线段.

线段c是线段ab的和,记做___________;线段a是线段cb的差,记做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1AC+CB=___________

2AB-CB=___________

3BC=__________-AC

县教师汇报课 

典例解析:

1  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求作:

1a+b;        2b-a

县教师汇报课 

针对练习:

如下图,已知线段abab),画一线段,使它等于2a-2b

县教师汇报课 

线段的中点:

拿出一张白纸,对折这张白纸.把白纸展开铺平,发现在边AB上有个折痕点C,请问ACBC相等吗?

C具有什么特殊的位置?请你给它起一个名字,并描述这一位置的特征.

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BC,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

县教师汇报课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又叫做二等分点.

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就有AC=BC.

县教师汇报课 

几何语言:

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

C是线段AB的中点,∴AB=2AC=2BC

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县教师汇报课AB.

典例解析:

2  如图,P是线段AB的中点,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的长为1.5 cm,求线段AB的长.

县教师汇报课 

分析  如果能得到线段CP与线段AB之间的长度比,就能求出线段AB的长.

针对练习:

如图,BC两点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为MBBCCN=2:3:4,PMN的中点,PC=2 cm,求MN的长.

县教师汇报课 

阅读教村独立完成.

 

 

 

 

 

 

 

 

 

 

 

 

 

 

 

 

动手操作画图

 

 

 

 

 

 

 

 

 

 

 

 

 

 

 

 

阅读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完成例2和针对练习.

 

 

 

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会用直尺的圆规画线段的和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会用尺规作一条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

 

 

会应用线段中点的概念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

 

 

 

巩固提升

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且AB=CD,则ACBD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

县教师汇报课 

2、如图,已知AB=8AP=5OB=6,则OP的长是( )

A3    B4    C 5   D6

县教师汇报课 

3、如图,线段AB=8 cmC是线段AB上一点,AC=3.2 cmMAB的中点,NA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县教师汇报课 

完成练习

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线段的和差和线段中点的概念,会进行线段的和差计算

课堂小结

1、线段的和差实质是线段长度的和差,因此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就是长度上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中点的意义和寻找线段间的和差倍分关系是解决线段计算类问题的关键 .

3、用代数设元是解决线段和差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

4、当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明确时,应进行分类讨论.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掌握线段和、差、倍、分的计算方法

板书

1、线段的和差.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又叫做二等分点.

几何语言:

例1

例2

 

 

 

6.4线段的和差

温玮玮

一、教学目标:

    县教师汇报课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和,差概念,会画线段的和差

    县教师汇报课          2、县教师汇报课引导学生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并会用刻度尺画线段的中点

              3、进行有关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的讲解

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线段的和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  

          养学生的抽象思县教师汇报课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来源:学§科§网Z§X§X§K]

二、教学重难点:[来源:学,科,网]

重点:了解线段的和、差概念,并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   县教师汇报课 县教师汇报课[来源:学科网ZXXK]

难点:会进行有关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探索1

   如图6-县教师汇报课17(课县教师汇报课本150页),已知线段a=1.5cm,b=2.5cm,c=4cm,abc三条线段之间的长度有什么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引出线段的和差的定义)

巩固:C是线段上一点,问题1:有几条线段    问题2:这些线段和差关系

探索2

例1. 已知线县教师汇报课ab(图6-18).用直尺和圆规作县教师汇报课图:

      (1)a+b   (2)b-a

探索3

画2a,引出中点概念

巩固题

点C是线段BA中点,点D是线段AC中点,寻找线段之间和差倍分关系。

应用

例2. 如图6-22(课本151页),是线段AB的中点,点把线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县教师汇报课的长为1.5 cm,求线段AB的长。(方程思想)

提升

已知: 直线l上有A、B、C三点,且线段AB=8cm,线段BC=5cm,求线段AC的长。

课内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

(1)线段的和差

(2)线段的县教师汇报课中点.

http://s2/mw690/002ZeL3Zzy7qdStgqKB81&690

http://s16/mw690/002ZeL3Zzy7qdSsgVtBcf&690

http://s14/mw690/002ZeL3Zzy7qdStwGKN4d&690

http://s14/mw690/002ZeL3Zzy7qdStPJdrad&690

http://s11/mw690/002ZeL3Zzy7qdSqon347a&690

http://s4/mw690/002ZeL3Zzy7qdSubsUb13&690


 

活动反思

与 意 见

课老师认真准备,县教研员张合远老师进行了深刻的点评,并就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教材解读提出了教学建议

过程确认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吴  

说明:1、活动后一周内,项目负责人及时上传记录表到博客的相应版块中。

2、每次活动负责人根据工作行事历安排内容准时开展并及时上传4样东西:(1)、活动记录表;(2)、照片(插在活动内容及进程后面);(3)、考勤表(必须拍照并放在此表最下方);(4)、主备、主评、主讲、开课者相关材料。

水头二中教科室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六次公开课
后一篇:第七次公开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