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主题教研——公开课《浓浓故园情拳拳游子心》
| 分类: 主题教研 |
|
项目名称 |
|
项目负责人 |
白玲玲 |
||||||||||||||||||||
|
活动时间 |
2022.9.28 |
活动地点 |
七(2) |
||||||||||||||||||||
|
活动主题 |
“生本”课堂主题教研——公开课 |
主讲人/主备人 主评人/开课人 |
|
||||||||||||||||||||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组成员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知人论世、找关键词、找意象等方法,结合朗读活动,感悟《天净沙·秋思》中游子的情绪表达; 2.方法迁移《次北固山下》,感悟两者展现的游子不同的情绪色调。 教学过程 《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因漂泊异国而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表现出对明朗温和的大自然的赞美。从古至今,因贬职徭役、外出游学等原因,在外漂泊游荡的人不计其数,游子们心中是什么样的思绪,让我们透过诗词来体会他们的情思。 这首《天》,是一首散曲,也就是古代民间的歌曲。学习“曲”的关键是什么?(以读代唱)不仅要读,还要读出韵味。【朗读】 任务一:情感是什么样的?游子将情感寄托在哪些地方? 1、关键词 提示:你从哪个词中读到作者最直接的情感?(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关注题目】秋思,在秋天的思乡之情)这种词叫做这首曲中的关键词【板书】。什么叫关键词?(作品中最能表现出作者情感的词。) 2、朗读活动:给关键句进行朗读设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声音延长) 朗读设计要素:重音、停连、语速等。 3、作者还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哪? (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看出了悲愁)在路上,一切都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夕阳西下,鸟兽归家,游子何归? 这些景物都叫做意象【板书】,意象是包含作者情感的物,就像《闻》中的杨花、子规、明月,诗人们通过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些意象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什么色调的画面?(萧瑟暗淡的画面) 可以用萧瑟暗淡的意象表达悲愁,“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用美好寻常的景表现悲愁,这种方法叫做反衬。所有意象都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存在,这就是我们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4、如果改为“绿藤新树晨鸦”,“阔道和风骏马”,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枯”“老”“昏”等形容词营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衬托了诗人内心思乡的孤独凄凉。【朗读】重音突出形容词。 意象再加上特定的形容词,展现出更深刻的情绪。 5、仅仅只有形容词可以辅助意象,表达情感吗?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用什么来表达? 花与鸟这两种意象都是诗人的情感投射,其实是诗人自己溅泪、惊心。因此动词也可以辅助意象,表达出诗人心中的悲凉愁苦。 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国家危难时刻,因此心中有着如此深刻的愁苦,马致远又是为什么会有这么浓厚的思乡之情?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因此了解作者的经历是我们体会作品情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知人论世【板书】。 6、朗读活动:学习完这首散曲,我们一起将情感融入诗句中,完成创意朗读。 任务二:合作探究 同样是游子抒情,《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了解写作背景。 请参照《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方法,完成表格。
总结讨论:既然思乡、思亲,游子们为什么要漂泊在外? 不管是因为不得志漂泊在外,还是因为主动离家游玩,游子们行心中都满怀着思乡的悲愁,这就是他们的思乡情结。各位同学日后也会离家踏上自己的人生之路,那个时候或许也能感受到这份思乡情结。除此之外,你们也会体会到心中对前方、远方风景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支持着我们继续在旅途上前行。
|
||||||||||||||||||||||
|
活动反思
与 |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课堂任务可以以更多的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呈现。 |
||||||||||||||||||||||
|
过程确认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