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聊聊父子之间那些事 课前准备: 学生以匿名的形式写下与父母之间产生摩擦的一件事,选择一两件课上探讨: 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你希望父母怎么做? 引入名著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情境创设:一位父亲限制儿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因为这个问题父子之间开始了长时间的冷战,他想尽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效果,后来他把一位作家写给他儿子的信发给了他的孩子。 PPT显示: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 
聪,亲爱的孩子!多高兴,收到你波兰第四信和许多照片,邮程只有九日,比以前更快了一天。看照片,你并不胖,是否太用功,睡眠不足?还是室内拍的照,光暗对比之下显得瘦?又是谁替你拍的?在什么地方拍的,怎么室内有两架琴?又有些背后有竞赛会的广告,是怎么回事呢?通常总该在照片反面写印日期、地方,以便他日查考。大家对你的欣赏,妈妈一边念信一边直淌眼泪。你瞧,孩子,你的成功给我们多大的欢乐!而你的自我批评更使我们喜悦得无可形容。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
   
思考:作为父亲的他,给儿子发了这封信,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结果他的孩子也给他发了一封这位作家写给他儿子的信,PPT显示: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
   
思考:他的孩子给父亲发这封信,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提问:你对父子之间矛盾的解决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小结:他们父子俩都给彼此发了一封信,都有希望对方从信中读出自己对父子关系的一些思考、一些感受。这两封信都是出于一个人的著作——傅雷《傅雷家书》。这本书里看似唠唠叨叨的书信语句,却让许多读者懂得了要对彼此有理解和尊重。那么,这本书究竟是怎样一本书?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二、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 
回顾之前学过的阅读方法 
同学们在课前调查里都选择出了心中最喜欢的板块并说明理由,其实这就是“选择性阅读”。阅读课文P72,概括“选择性阅读”的特点。 
根据“《傅雷家书》调查表”发现大部分的同学对“成功之道”有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阅读所选的篇章,从中选择你有感悟的一封信件,小组合作完成“《傅雷家书》读书卡(一)”。 
| 
《傅雷家书》读书卡(一) 
                                  制作人: |  
| 
关注的话题 | 
《傅雷家书》中的“成功之道”包含哪些内容? |  
| 
选择的信件 | 
  |  
| 
内容概括 | 
  |  
| 
语句摘抄 | 
  |  
| 
我的批注 | 
  |  
| 
我的发现 | 
  |  
小结:阅读不同的文体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读《傅雷家书》我们既要读出青年人的感想,也要读出自己的感想,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这堂课推荐这本书给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够真正进入傅雷的文笔,进入傅雷的思想,好好读、用心去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