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80、怀念兴东

(2022-04-29 09:51:49)

680、怀念兴东

 

今天中午在“二中校友文学园地群”里,惊悉兴东同学病故,不胜悲哀!

我与兴东渊源颇深。

小学期间,我们俩都在沈河区的“德茂小学”一个班级里共度了六年时光。也都是在学习和体育方面被历任班主任老师肯定的好学生。记得在五年级的时候,他的扁桃体发炎,休息了几天。他上学后,课间休息时同学都在楼下的小操场上玩,而他独自一人在教室二楼的窗户旁往外看着同学。看他孤独的样子,我对生病顿时有了一种恐怖感。

小学毕业,他考入了他家附近的47中学。我考入了我家附近的42中学。分别了三年。

19648月,我们俩第一次殊途同归,共同迈进了二中大门,只是不在一个班级:他在675班,我在673班。他在教学楼的西侧,我在教学楼的东侧。高中期间都忙于学习,交集的机会不多,但共同爱好时常把我们聚在一起。在二中红楼宿舍北面的大操场上,利用午休时间两个班级多次进行过足球比赛。记忆深刻的还有曾去82中学的操场上打比赛。

文革期间,我们俩又不谋而合参加了同一个派别的红卫兵组织。1967年的夏季,受指派,我们俩和683班的一位同学,共同去浙江调查二中孙通远书记解放前的家庭状况。在从上海回沈阳的火车上因没有钱买车票,在昆山车站被撵下来,无奈住进小旅店。他大嫂的娘家住在上海,他只好单身前往上海借钱。这样我们俩才回到了沈阳。

1968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我们俩都随学校到了西丰县的凉泉公社。他们班被分配到公社最北端的屋佳大队,我们班被分配到公社最南端的勤廉大队。两个大队相距三十里左右,没有机会和时间联系。1970年夏锄期间的一天上午,兴东和几名二中同学组织的“凉泉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来到勤廉大队朴厚屯的水稻田边。当时我担任九队的小队长,正在插秧。他说明来意后,便在水稻田旁的一棵大树下给社员表演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这是我们俩下乡后的第一次见面。

1972年他被推荐进入东北工学院的钢冶系,是72级 “工农兵学员”。1973年我被推荐进入辽宁财经学院的计统系,是73级“工农兵学员”。这是我们俩第二次的殊途同归。

197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鞍钢的齐大山矿,后辗转回到了沈阳市机械局设计院工作。1976年依据“社来社去”的原则,我被分配到西丰县,后也辗转回到了沈阳市局工作。这是我们俩第三次的殊途同归。

2008年我们俩都退休了。他参加二中校友合唱团,并转告我二中建立了“文学院地”,如果感兴趣就去看看。于是我在200810月份参加了“搜狐网站校友录”的 “二中文学院地”,延续至今。

20081018日,“二中老三届乒乓球协会”在“市人大”九楼乒乓球室成立。我们曾在一起切磋球艺。那时他的身体很健壮。待到宗琦的儿子结婚时,在皇姑区宁山路红高粱酒店相聚时,他的步履有些缓慢,合唱团也不能参加了。他说走快了,心跳得厉害,日渐衰老。

我们俩的关系不仅仅是同学,还是姻兄弟关系,他是我大嫂的弟弟。

真没有想到......

兴东老同学,一路走好!

2022-04-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