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北国行11
(2022-03-31 17:08:04)263、北国行11
十一、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潭峡
在森林公园兴安度假村的山水假日山庄用过午餐后,又乘车前往公园的三潭峡景点。
三潭峡是哈拉哈河一段险峻、曲折、湍急,而又极富特色的峡谷,长约3公里。为较好欣赏三潭峡景点,就不得不浪费笔墨做一点功课,说说哈拉哈河。
哈拉哈蒙语为“屏障”之意,站在河的东岸看对岸,就像一座长长的壁障竖立在眼前,哈拉哈河由此地貌而得名——“屏障河” 。哈拉哈河也是当地人的“母亲河”和“爱国河”,因为她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摩天岭北部,流经蒙古国贝尔湖后,又折返入境,流入我国的呼伦湖,她也是一条国际河流。
三潭峡是悦心潭、虎石潭和卧牛潭三处潭水河段的总称。因哈拉哈河的两岸一面是悬崖,另一面是缓坡,观光木栈桥只能选择修建在较平坦的缓坡岸边,游人也只能从下游逆水而行。
还没有走进景点,悦心潭水隆隆的奔腾声、撞击声就由远而近传来,似乎在召唤、指引和迎接我们。哈拉哈河流经到悦心潭处,她的正前方是一座高山,阻挡河水的去处,在较快流速的惯性下,四五米宽而落差又较大的河水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涌向镜面似的光滑山体,最后粉身碎骨——卷起千堆雪,又宛如秋后艳阳照耀下怒放的朵朵白菊花,绚丽无比。高山的坚硬岩石迫使河水改变方向,不情愿地向左侧流去。游人不可靠悦心潭,稍不留意,微风吹过来的浪花立刻会溅湿衣服而感到丝丝的凉意,只能在栈桥上观赏、拍照、留念。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三三两两漫步在林间小路或者栈桥上。右边恰似草原万匹野马奔腾的哈拉哈河,河边的浅凹处,水流清澈见底,偶尔可见小鱼在游动、嬉戏、觅食。据说河里盛产多种名贵珍稀的冷水鱼,其中体形硕大的哲罗鱼,每年都会顶着桃花水成群结队溯流而上。左边是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丛生原始植物群落,阴暗潮湿,鲜见阳光,由火山岩石堆积而成的地面长满青苔,凸凹不平,倍感滑腻,无从下脚,可望而不可及。俯视地面,只要耐心端详一会儿,就会发现极像猎犬的头部、大象长长上卷的鼻子、奔跑中的梅花鹿等等造型的藓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会让你联想无限,恨不得马上在偶然发现的景观面前竖立一块说明牌,以供游人分享,从而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我也是一名园林设计师!
不知不觉来到虎石潭。因火山石布满河谷,虎石潭水中突出河面的岩石比比皆是,由此而激起的浪花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别开生面。虎石潭名称的由来是否意味着河床中有一块形状像老虎的火山石?还是一群火山石组成虎的图案?看了看栈桥边竖立的游览指示牌,只是标明此处是“虎石潭”,为什么叫 “虎石潭”并没有点明。问了问导游,她只说因为季节关系,现在还看不到河床中的“虎石”。这是准确的答案吗?不得而知。
带着疑惑来到三谭峡的最后一个景点——卧牛潭。为什么叫做“卧牛潭”?是河床中的火山石?还是潭水地貌的形状,还是曾有牛来饮水……眼睛细细扫描、心中暗暗揣摩,于虎石潭生成的惯性思维还在延续。在较平静的河水中找不到一块显露的石头,不太大的潭水形状呈椭圆形,显然都不是卧牛潭名称的根由。抬头看看对面翠绿山中裸露的褐色岩石,突然联想起凤城凤凰山上异常险峻、叫人望而生畏的老牛背,啊!岩石的形状就是一条明显突起的牛背造型,从山间延长到河水中去。再认真端详辨认后,真的越看越像是一头老牛在低头饮水!
单程时间大约为40多分钟的三潭峡游览到此结束,我们原路返回。再重温丝毫未变原生态的山山水水,少了一份好奇,而多了一份轻松。其实,旅游的乐趣就在旅行是一种释放心灵的方式,只有让心灵解脱、灵魂释放,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