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3、北国行2

(2022-03-31 14:57:15)

263、北国行2

 

二、海拉尔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

29日上午1004分,旅游专列到达阿尔山车站。在市区宾馆用餐后,坐上了蒙E41558空调大巴直奔海拉尔。

三个多小时的汽车行程,从山区逐渐驶进草原。山越来越缓,树越来越少,地越来越绿。当我们进入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时,顿时被茫茫无际,一望无边的大草原所震撼:身边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蒙古包,脚下蜿蜒流淌波光粼粼的伊敏河,四周弥漫着微风传送的阵阵草香,远处牛马羊群点缀在蓝天白云下的碧草青青之中,原始而粗犷,秀丽而洁净,与昨天嘈杂喧嚣、拥挤不堪的城市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大家纷纷拿起相机,不停地拍照,留下这美好瞬间。

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敖包祭祀文化传统,是鄂温克草原最大的官祭敖包,也是内蒙古所有旅游景区中唯一先有敖包后建景点的景区。“敖包”蒙古音译是“堆”的意思。在茫茫草原没有标识的情况下,垒石成堆作为路标和界标,是敖包的原始由来。之后,敖包逐渐发展为祭祀场所,成为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隆重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敖包都是按照奇数数量修建,巴彦呼硕敖包就是主敖包一个,小敖包12个,共计13个。    

    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引以自豪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有许多全国独一无二值得骄傲的亮点:耳熟能详的《敖包相会》这首蒙古情歌从这里唱响中国,唱遍全世界;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部以草原为题材的影片《草原上的人们》在这里开拍;“吉祥三宝”的故乡和演唱者也是这里的人。作家玛拉沁夫、书法家启功,以及赵朴初、布赫等都为它留下石刻墨宝。刘少奇、王光美、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也曾留下当年的身影。

    在进入巴彦呼硕旅游度假区的大门时,按照蒙古族接待贵宾的习惯,要先饮“下马酒”:即用自己右手的无名指,沾一下接待者酒杯中的酒,与大拇指一起,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宗,最后自己再饮一点酒;对方双手奉送一条蓝色的哈达,我们也双手接收后,方可进入度假区。在度假区从鉴赏历史遗物到欣赏近代石刻,再漫游到主敖包前时,导游带领我们举行了祭敖包仪式:沿着顺时针方向,绕着主敖包缓慢地走三圈,心中默默地祝福着……

晚餐在度假区最大的蒙古包中进行。吃手扒羊肉、喝奶茶后,天色渐晚,我们驱车前往海拉尔市区,入住天骄宾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63、北国行1
后一篇:263、北国行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