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切勿教条主义
(2021-11-13 15:29:13)分类: 《知性与感性—投资随笔》 |
投资切勿教条主义
投资都是从没有经验开始的。开始的准备是读书和研究,把投资的一些基本知识搞清楚。此后开始实践以及继续读书和研究。
对于读书和研究,最重要的是不要犯教条主义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发生,一方面,要理解写书的时代背景,领会书中内容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包括现代社会的变化、国情和个人情形等),从实际出发,把精神实质转化为个人的认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必然会犯教条主义错误,那么这种读书就不但无用,而且还是有害的。就像毛主席说的,教条主义害死人。
比如,有人经常说巴菲特不投资医药、科技、互联网等产业,因为巴菲特觉得他不懂这些产业,变化太快,不好把握。但是,他也没有说这些产业不能投资,只是说超出自己的能力圈。那么,这些产业有没有投资价值?这个问题就看事实。事实是,他们改变了世界。所以,这些产业是有投资价值的,只是自己不懂,不敢投资,不是他们不能投资。由此可知,投资世界是万花筒,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人懂,有人不懂而已。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研究,拓展视野,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
再比如,巴菲特说,一个股票,如果不能持有10年,连10分钟也不要持有。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要从巴菲特的其他言论和实际行动中从理解。巴菲特的意思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要看远一些,要看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和事实,进行长期投资;不要短线思维,被短期的情形左右投资决策。二是讲长期投资不是长期不卖,更不是永远持有不卖(情怀投资另当别论)。巴菲特也讲过在3种情形下要卖出股票:一是股票基本面变不好了(巴菲特为此卖出过N多的股票);二是发现了更好的股票(巴菲特因此换过N多的股票);三是过度泡沫了(巴菲特因之也卖出N多股票)。
这就回到了投资的初衷,我们为什么投资?我们不是为投资而投资,为持有而持有,为价值而价值。我们是为了获得好的回报而投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