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科研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教学案例

(2012-08-18 14:03:09)
标签:

娱乐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教学案例宋冬梅 的工作室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案例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莱阳市实验二中     宋冬梅

情景案例

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课外活动:让他们用幼儿园玩的橡皮泥参照课本制作一件陶器模型,标明陶器的用途、图案所表示的含义等,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评出优秀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上课时,并非所有同学完成了此活动,问他们原因,是有些同学动手能力差。在第二个班,我经过反思,把活动方案改了一下:如你喜欢绘画,可以结合课本和想象绘制一幅《半坡人一天的生活》图画,对动手能力强的可以用橡皮泥仿制陶器,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用文字完成“穿越时空,回到五千年前的半坡氏族,度过一天的生活”。没想到课堂上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就连平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每个同学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课堂气氛和谐、快乐。临下课时,我又把2的重点知识抽查了一下,结果整体掌握程度大大超出了上个班。

教学反思

    通过两个不同的活动方案,教师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收到了不同的效果,在第一个活动方案中,应该说我在备课时,对备教材这点做的是比较充分的,基础知识的讲解传授是比较顺利的。而且想到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背学生这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忽视了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产品,他们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个性差异,存在着自己的特点,这就对新课改下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备好教材,又要备足学生。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欣赏每一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特点注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是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应该说教学就像一个大花园,我们要带着他们体悟到花的方向和美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第二个班的方案中,我改变教育理念,想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长,都潜藏着“闪光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他们智能的多元状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和衡量,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例如,让他们从自己擅长的绘画、语言表达、手工等方面设计完成自己的作品,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每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把自己学习创新的潜能发挥出来。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授,其实质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能积极主动且快乐的学习,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到存在的价值,逐步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人可以代替。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功,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育科研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教学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