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徽州三文鱼
徽州三文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93
  • 关注人气:8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蔡坞拾遗

(2016-04-27 00:03:25)
标签:

歙县蔡坞村

消逝的徽州

王汉山

三文鱼潘立昇

影像记录

分类: 徽州记录

【徽州】蔡坞拾遗
↑歙县蔡坞村,距徽州古城约15公里,位于老徽杭公路边。被清代三朝宰相曹振镛誉为"歙南第一坞",徽州有名望的古村落太多,像蔡坞这种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少名人重臣的村落几乎从来没有纳入过人们的视线,我这次纯属是误闯而入……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进得蔡坞村内,正是采茶忙季,村民大多上山采茶去了,留守在村内的也在忙着制茶。蔡坞村原是北宋时期方腊部下蔡诚在起义失败后隐居于此而得名。后有叶氏、王氏陆续迁入,至明朝隆庆年间(1567年),王氏人丁兴旺,蔡叶两姓败落,蔡坞村成为王氏一姓独统,蔡叶两姓从此绝迹。村内至今还流传着"黄菜叶(王蔡叶)"的说法,歙县方言"黄"音同"王",意思指王姓来了,蔡叶两姓就被克亡了。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蔡坞村是个典型的徽商故里,史上几乎没有出过官员,倒是有些富商,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王汉山,王汉山(1898—1950),13岁随父亲去苏州做米业生意,至民国26年,已建立起自已的商业王国,其主要产业有苏州大有福酱园、苏州新华茶叶行、苏州新丰面粉厂、苏州大有蜜枣厂、苏州汇业银行、上海庆大祥绸布店等,是苏州商界威望极高的商业领袖,一切努力到了解放后就化为乌有。王汉山的人生悲剧就如村内这些破败老宅,又是一个财富传奇演绎成"然并卵"的结局。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建于明代隆庆年间的王氏宗祠,规模超过邻村大阜潘氏宗祠与北岸的吴氏宗祠,有四进五天井。据老人描述,祠堂宏伟壮观,就如金鸾殿,中进议事厅的柱子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精美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应有尽有,其中一幅巨大的百兽图砖雕被称为徽祠之最,祠堂内有曹振镛题写赠送的匾额与其老师冠英写的碑记。到了1972年,响应极左路线号召,祠堂拆毁,改建成小学,现荒废着。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社屋,曾是村内酬神祭祀的地方,已坍塌。一个抛弃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意这些建筑。现实中的徽州就如巷里老人的背影,已经老去,渐行渐远……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晖堂是蔡坞村仅存一座较完好的老宅。宅内砖雕木雕很是精美,堂号匾额为晚清翰林邹福保(光绪十二年榜眼)题写,堂前墙上旧照里那些在民国时期意气风发的人,今安在?宅主人王妙生民国时期在上海与人合创统益袜厂,规模在同业内屈指可数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位于村内后阁的四眼古井,建于明代。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文革时期的墙壁画清晰依然。
【徽州】蔡坞拾遗
↑正在劈柴准备做饭的王小好老人,89岁,很乐观,据他自称,他是村内目前最年长的人。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蔡坞村留存下来一些古树,村后阁鸡毛坦有两棵600年树龄古樟,均是五枝招展,被戏称作五子登科。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村东约500米处有一节孝坊,缠满了枯藤,两柱单间三楼,建于清乾隆年间,为表彰从蔡坞村嫁至大阜王氏而建,王氏23岁时,夫潘世沐丧,未再嫁,终生侍奉公婆。潘世沐是潘世恩堂弟,此节孝坊由潘世恩奏请乾隆帝下旨建造。(此坊很可能在文物单位造册登记时被遗漏了,查了文物局公布的歙县境内现存牌坊汇总表,没有此坊资料。)
【徽州】蔡坞拾遗

【徽州】蔡坞拾遗
↑图中人为蔡坞村王惠农先生,王惠农是一名退休教师,现居村内,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搜集整理蔡坞村史,此次蔡坞拾遗,承蒙王惠农先生热情向导解说,特此致谢。若每个村落都有王惠农这样的人,才是徽州村落之大幸,正是他们这样的民间热心人士,在一些史志文献上没有记载的珍贵史料与民间传说才能得以保存。
 (特别提示:未经本人授权的公众号及网络,禁止转载,取得授权公众号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勿加“原创”,谢谢理解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