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问政方家村 世外桃源地

标签:
歙县方家村问政山贡笋问政方家村徽州古城三文鱼潘立昇 |
分类: 徽州记录 |

↑徽州歙县问政山方家村,又名方家山、问政方村,位于徽州古城天然屏障问政山山麓中,问政山(最早名为华屏山)山势如翔鸾舞凤。如今的问政山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特产“问政贡笋”与传说中的“斩尾龙挂纸”神化故事(所谓的斩尾龙母墓纯属杜撰,其实是个道观残存),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文人学者也是频频围绕这两个热点进行绘述。其实还有很多史实被人们有意或是无意给忽略掉了。问政山山脉上最早村落与地名是方家村、朱家坞、黄村坞等自然村落。现在人口最多的问政村最早只是僧、尼、道筑巢修行之所,只到明清以后才逐浙形成多姓杂居的村落,去年去过几次如今人气相对较旺的问政村,对一些历史遗存及自然资源有过浮萍掠影的图文概述。问政山众多神秘的历史传说与自然景色让我一直兴趣不减,今年就选择问政山上古时最大村落方家村进行几次寻幽。




↑因历史行政区划原因,令方家村这个问政山上曾经的首村日浙式微,从另一角度来看,经济发展上虽然迟滞,但整个村落生态环境却得以较好的保存。一进方家村似是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地。翠竹青松掩映着的村落正逢黄花怒放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真切的梦里老家。




↑从不同方向的山巅俯瞰方家村,在通往村内的路上,很幽静,偶尔碰到几个村民,很是纯朴,见着我这个生面孔,都会友好的笑笑。我每见一村民就会上去搭讪,想从他们嘴里能探出些故事。但大多要么是戒备式缄默,要么是答非所问,说些村里的家长里短。



↑方家村曾是出了名的养花村,特别是盛产珠兰花。一到珠兰花季,这村的人走出去身上都散发着珠兰花花香。村里的珠兰花主要用于窨制茶叶,珠兰花茶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可谓岁值万金,盛极一时,因此从方家村走出不少知名茶商,如在山东茶界赫赫有名的黄山茶庄老板方观竹就是方家村人。



↑方家村的另一特产就是这茫茫竹海了,是问政贡笋最大产地,《安徽通志》与《歙县志》分别都有记载“笋出徽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佳”、“春笋以问政山为冠,红箨白肉,落地即碎。”问政山脉的笋鲜嫩味美,是因其自然的生态环境,清道光《歙县志》中就有说“问政山山含沙,宜养竹,笋最有名。”春笋上市,徽州地域餐饮业首推招牌菜就是“火腿炖问政贡笋”。但真正本土吃货都知道,炖贡笋最佳并不是腌火腿,而是用腌猪头肉炖起来最香。写到这,我突然就饿了,容我先吞咽下口水。




↑该说说古时问政首村方家村的历史了,关于方家村的起源查遍我手头现有的府、县志及上网络搜索,竟无片字说及。第一次去方家村曾咨询一位方家村老者,他竟信口开河,与我说方家村始祖是方腊一族,为避官府诛杀,逃入问政山山坞。当时我竟信了。后细思总感不妥,费了好一番周折,终于从徽州方姓源流十二派族谱中给硬生生梳理出来。族
谱中记载:南宋咸淳初年(与方腊时期相差一百多年),桐庐白云源述派13世千四送岳父洪从龙赴任婺源县令,过徽郡城,游华屏山(问政山古名)、桃花坞,见红英灿烂,林树环绕,宛然花郭,叹曰:“举世纷乱,更无从觅一片净土,此其世外桃园乎,斯足以避世矣。”于咸淳九年(1273)举家从桐庐白云村迁入徽郡城华屏山,名所居为方家村,奉千四父百二为一世祖。想想那年代真是幸福,任性的千四看中一处世外桃源就能占为已有。我真的好想穿越到咸淳年间去。
前一篇:【徽州】歙县石潭春天雪景奇观
后一篇:徽州清明祭:抬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