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满田,一个盛产名茶贡烟的革命老区

标签:
汪满田村徽州贡烟歙东名村徽州古村落三文鱼潘立昇 |
分类: 徽州记录 |

歙县汪满田村,位于歙东深山区一个山坳里,距县城约35公里,布射河穿村而过,沿河两岸仍存大量徽州古民居,村民主姓汪,为唐朝越国公汪华七子爽公派后裔。汪满田村不仅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还是一个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皖南游击队的根据地,1947年,皖南地委迁入汪满田村,1948年成立中共黄东工委。

汪满田村终年云雾弥漫,是黄山地域最负盛名的优质茶产地之一,因汪满田村与大谷运村接壤,一直被统称为大谷运茶。直到八十年代,汪满田村一个在上海滩打拼的小木匠改变了歙东名茶称谓的历史,这个名叫汪智利的小木匠在大上海转行做起了茶生意,小木匠通过10几年的打拼,演绎了一个小木匠成长为一名大茶商的传奇,以村名“汪满田”注册商标的黄山毛峰、滴水香等系列茶产品竟雄霸上海滩茶市场,创下了连续六年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中国品牌茶市场上市场销售额、占有率名列第一的辉煌,并荣获“上海快速消费市场领军金品奖”等一系列荣誉。我每次写博文都有泡上一杯“汪满田滴水香”茶的习惯。嘿嘿,休息一下,我先喝口滴水香,提提神……

我每到一村,一般都要找个年长者聊聊拍拍,这次时间仓促,到村天色渐黑,还要赶回城赴约,作罢。这两娃从晒坦一直跟着我,我就叫他们站一洗衣台上拍张照,两娃很配合,动作相当敏捷地爬上洗衣台,很有经验,一站好,两娃就不约不同举起了剪刀手。我当时对两娃许诺说下次来会将照片冲洗出来带给他们,可回来导出一看,片糊了,算是辜负了两娃的剪刀手,我相当内疚加自责,下次去一定多给两娃捏几张,算是补偿。

我是一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这户村民家门口这些盆裁吸引我停留下来,我开始想像晚上烹制两个小菜,坐在临河边这些花花草草中小酌,该是会有诗意的。我甚至有了想爽了晚上城里之约的念头,与这户村民商量晚上借宿搭伙了,可我不仅仅是一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更是一个守信的人,还是走吧。

时间虽紧,来次不容易,每条街巷还是必须要走一遍的。匆匆将汪满田村子每条街巷走了一遍,村子不大,老宅还挺多,这些老宅告诉我,这村与其它徽州古村落一样,有很多“少小包袱雨伞辛酸离家,老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的古徽商励志故事。

在村民的指引下,一路疾走来到松源古桥,桥一边是水口庙,一边是烈士墓,这个有点让我看不懂了,还是加菲猫有智慧,她说无论是神仙还是烈士,反正都是护佑汪满田村民的。等加菲猫去水口庙拜完神,我领着她怀着敬仰的心情肃穆地在烈士墓前给长眠于此的王青山团长等26名英烈三鞠躬。

汪满田烟草被誉为大谷运三宝之一,在清乾隆年间是皇家贡品,《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晓岚一次去同朝为官的徽州人汪由敦家拜访,汪由敦拿出汪满田烟丝款待纪大烟袋,纪大烟袋品尝后大为赞叹,与汪由敦和诗一首:“物华徽州草也宝,清香一缕胸中绕。神怡心旷赛似仙,云里雾里乐逍遥。”此后,纪大烟袋迷上汪满田烟丝,赞誉道:“尝遍南北,独好徽之烟草。”据说如今安徽某顶级品牌卖100元一包的香烟,就是采用号称“东方津巴布韦”的汪满田产地烟丝精制而成。
前一篇:大谷运,物华天宝藏深山……
后一篇:念兹在兹的柬埔寨笑容(柬埔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