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秘曾哥潭

(2024-09-14 06:21:26)
标签:

图片

诗词

情感

分类: 夕花朝拾
探秘曾哥潭

         五桂山有个曾哥潭,具奇石、激流、瀑布之胜,我们最近才听说,也太孤陋寡闻了。据说,地点就在土楼后面。这座客家土楼,也够神奇了。客家先民到珠三角,建起围龙屋,相信也是凤毛麟角。况这围龙也保存的相当好,古为今用,合怀旧、欣赏、美食于一身,四面八方的客人,川流不息,在深中通道开通的今天,更加热闹了。

  我们夫妇和家人上个月才探了围龙,尝了五桂美食。尽管后知后觉,曾哥潭怎能错过呢?

  说起曾哥潭,还有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夫妻,人称曾哥曾嫂,来到五桂山这个美丽的地方。见有一条曲折的山涧小河,终年山水川流不息。河滩上有大大小小的石臼,仿佛被打磨过一样。那么圆润光滑,铺在浅滩上,像一串翡翠项链。曾哥对曾嫂说,这是上天的馈赠。上天知道我的心意,把这么一串自然项链送给你。于是他们就在潭边搭房定居,曾哥上山采药,曾嫂在附近种养。他们辛苦劳作,在这里人缘很好。不幸的是,后来突发一场山洪,把他们辛苦造成的水桥冲走了。为抢救水桥,曾哥跳入潭中,曾嫂也奋不顾身跳进去,最后他们俩双双紧抱牺牲在潭中。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善良的夫妻,就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曾哥潭。

  其实,这种神奇的地理现象称为冰臼,是冰河后期冰川消融过程中形成的坑洞,也是我们中山悠久历史的见证。

  闲话休提,24日,我们乘公交去找曾哥。此过程是十分艰难的,因为一是不晓路途。先到土楼,稍事休息就持高德地图导航。先向前走几百米,说走错了,又向后走,才定好方向。二是道路崎岖曲折,草深林密,路窄坡陡。走了一段,前面好像没有路,拨开荆棘,又见小路,真是见证了鲁迅先生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三是雨后泥泞,有些地方车辙辗过,更是泥水难分,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向前。四是因为危险,潭水旋流湍急,最深可达10米,潭底乱石嶙峋;有喜欢探奇者下水游泳,不慎溺亡,故此段时间已封锁,保安也叫我们不要去。我偏不听,因为探曾哥潭我们计划已久,岂可错过。而且,进山的路口是没有告示不准进入的。正因如此,林愈密,草愈盛,更增加了前行的困难,所以也难为导航了。

  经历重重困难,我们终于来到潭边。只听水拍岩石的激湍声,震耳欲聋,雨后的山洪,更急更猛,气势逼人。远看,一层一层的瀑布,如一匹匹的白练,又似一条条的白龙,在身前飞舞,美丽极了。近听,涛声鸟语,令人怡然。坝边有人在垂钓,这说明,潭还是可以进的。我不知道这垂钓者,在如此艰难的路径上怎样把钓具带进去。

  可惜,他们看不到冰臼。也许要再深入,然而,似乎有点力尽了,只能留下遗憾。有些场景,只好在网上欣赏,有几张最精彩的照片,也是在网上搜得,让读者和我们一起欣赏。今天就算看到皮毛,我们也满足了,因为我的终于找到曾哥,可惜未及与他寒暄与细谈。我想,曾哥曾嫂如果生活在令天,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何须自己动摇造水桥,木桥?水泥桥也不在话下,连深中通道这样的惊世工程也造出来了。有些场景,但愿与他们能在梦中相会。

  一路往返,我们还欣赏到高松杂树,山花野果,再次感受了五桂的美,结合今天辛苦而又愉快的经历,令我文思泉涌,写下一首七律:

                林深草茂百般难,路陡坡长几转弯。
                不问曾哥亲涧水,只缘潭姐靓秋山。
                吊钟瘦劲临崖畔,柿子丰肥缀叶间。
                喜看奔腾新雨瀑,欢呼五桂凯歌还。

   我期待一个适当的日子,再访曾哥潭,以续这不完整的梦!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探秘曾哥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