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园琐忆(九)—地杰人灵

(2021-09-11 06:07:36)
标签:

故园

杂谈

分类: 夕花朝拾
                          故园琐忆(九)—地杰人灵
                                        圣狮古海码头、百岁牌坊之一、阮家大屋和先贤纪念壁前言

     我的家乡圣狮在中山沙溪镇西北部,狮滘河南岸,毗邻中山城区,辖区面积约5600多亩。水陆交通发达,广珠西线、沙古公路等穿境而过,人口4390多人。也是中山著名的侨乡,在港澳台和海外的人数与居住在大陆的差不多一样多。像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人,其中四个是侨居美加的,我家的人口结构可以说是家乡人口结构的缩影。

   家乡原是属古象角乡北部,起源于村内狮山以东的古海湾圣狮湾,建村已有600多年。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生活的,都是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为家乡的建设而忘我劳动着,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百年的积淀,人才迭出,成就斐然。

   清宣统三年(1910年),由彭介生发起创办了团益公会。公会以“团筹众款,益彼贫民”为宗旨,不但是慈善机构,还是一个开启民智,增广见闻,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知识传播平台,在中山也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

   解放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圣狮人競競业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1960年4月,建成中山第一个电动抽水站。当时建成8个泵站,砖砌水泵发明者、大队支书陈华被邀上京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的接见。

   1964年2月24日,被中共广东省委树立为“全省农村革命化”的典型。当月27日《南方日报》作了长篇报导,全省掀起了“学圣狮、赴圣狮”的活动高潮。

   开放改革之后,圣狮的面貌更是日新月异,在发展的同时,也着意保护古迹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有:狮山古海遗迹、圣狮正码头、洪圣殿古庙、建于清代的两座百岁牌坊、阮家华侨大屋、团益公会等,这些都分别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月八巡游活动于2009年入选广东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16年提升为旅游文化节,每年都吸引12万人前来参观游览。

   近年,家乡先后获得的荣誉有:全国敬老模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最美示范社区、广东省文明家庭示范点、广东省中小学研究基地、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珠三角最美生态乡村、中山市生态示范村、中山市市级新农村示范市村等。

   600多年来,家乡湧现了不少杰出人物。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是:
   彭楚兰,明嘉靖参布政吏司;
   彭品庆,清道光授武德骑尉;
     彭时清(18151887),清咸丰举人,香山教育家;
   彭炳纲(18151887),清光绪举人,中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
   彭森茂(18211889),清道光武举人;
   彭乔昌(18221824),清咸丰副将;
   彭著(18311878),清咸丰福建永春州德化县典史;
   彭俊英(18401885),清光绪武翼都尉游击;
   慕经老和尚(18471930),俗姓彭,鼎湖山庆云寺第五十六传住持方丈;
   彭介生(18641942),彭时清四子,清末与梁启超等人参与维新变法。宣统二年回乡发起建成“作新小学堂”,又倡建“团益公会”;
   阮汉三(18881952),首任孙中山贴身警卫员,1916年后,被委任为侨安舰上校舰长,广州监狱长,晋升少将。1921年,与阮炎等人成立香山海外同志社。日本投降后,任国民党二区分部书记,象角乡乡长等职。1946年辞政从商,被选为中山县商会会长;
      阮云光(19011991),著名岭南画派画家。上世纪20年代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和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就读。后赴日本留学,创造大量日本情调的中国画。1959年迁居香港,在香港珠海书院教授中国画,并坚持创作;
   陈华(19201964),1955年在圣狮率先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任社长,后任沙溪公社党委副书记兼圣狮党支部书记。获得“中山县农业生产建设标兵”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标兵”称号。“四清”时受迫害,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

   还有一位杰出人物,在抗击新冠的今天,有必要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彭华利(18861961),学名彭利,字子谦,号恩溥,我国细菌学开拓者之一,牛痘疫苗发明者,计划生育先驱者。留学美国后回国,先后于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夏葛女子医学院等院校任教授和广东省卫生局细菌专员、商品检验局专员。上世纪20年代在香港和广州建立实验室和疫苗厂,制造牛痘疫苗,并每年都捐赠疫苗回乡,免费供儿童接种。解放后将全部厂房设备捐予国家。

   另外,在象角大乡,还有阮章竞(19142000),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是革命叙事长诗《漳河水》的作者,曾任北京作协主席。解放后家乡还产生过一位省政协主席和一位市长。

   几百年历史的圣狮,几千人口的家乡,可谓星光熠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习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相信家乡将有更大的发展,并将湧现更多的杰出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