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沙滩上的童话》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词语,第二课时着重学习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比较长,足足有19个自然段。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暗暗心惊,这么长的课文,该着重学习哪些知识呢? 我设计了三个知识点: 一、学习文章的第一句话: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童年的快乐天地。 1.自己尝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学生个别读,大家听出不同的重点词。 2.仿句:( )是我们童年的快乐天地。 仿句为写话打下基础。 二、划分段落,第一句是总起句,从第二自然段起,按照“编织童话”和“走出童话”两个主题,将文章分作两大板块。(记得以前听说划分自然段是现今语文课堂比较忌讳的,不知道现在的趋势怎样) 1.“编织童话”这一板块是重中之重。 学什么? (1)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出现了两次对话,是小伙伴直接展开的,孩子们读一读,读出不同人的语气。 题话外:很好奇一个人是怎么读出好几个音色的。 (2)讲童话故事:以“很久很久以前”或“从前”为开头,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生动,建议学习课文中的好词。 这是为《课堂作业本》的写话打铺垫。 2、“走出童话”,与现实拉手。 这部分出现了“妈妈”,《课堂作业本》中有一道题问:假如你就是妈妈,你想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备课时,我曾问过几位孩子,答案惊人的相似。“我就是你们的公主呀!” 答案如此单一,不是我想看到的。怎么办?开拓思路。于是有了第三部分的尝试。 三.想象说话。 想象是我们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想象的世界里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理。 默读文章“我一回头,看见妈妈站在我们身后”的自然段。 猜一猜:妈妈是什么时候站在我们身后? 不同的孩子各有呈现: 1.救出公主时: 妈妈会对我们说什么? 2.合力炸死魔王时: 妈妈会对我们说什么? 3.垒起城堡时: 妈妈会对我们说什么? 情境不同,孩子们说的话也是异彩纷呈,学生先讲后写,思路清晰了,写起来也很顺利。开心。 四:努力方向 1.字词的认读与书写上,怎样更有效率? 2.怎样激励孩子敢于举手发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