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边城》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闫莉
(2019-09-06 16:31:25)
标签:
转载 |
《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2、了解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过程与方法: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教学难点:1、体会小说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这部作品。
二、走近作者
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中国现代小说大师、历史文物研究家。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京派文学的领衔者,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主要成员有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他创作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不仅高产,而且始终保持高质量,短篇小说《丈夫》《三三》,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边城》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扛鼎之作,沈从文是中国以本土为创作题材可以与世界文学比肩的一代文学巨匠。
2、《
边
我要表现的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
三、《边城》解题及其故事梗概
1、解题
①边远: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②边缘:从时间、文化上考虑,她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2、故事梗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大老天保,二老公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本文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
四、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概括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
1、湘西过端午的风俗(第三个端午节)2、翠翠与傩送的相遇(第一个端午节)
3、翠翠与天保的见面(第二个端午节)4、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现在)
五、深入理解探究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它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读过课文后边城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美)
美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小组合作,依据文本深入探究沈从文先生展现给我们的边城之美。
1、风景美2、风俗美3、人情美4、人性美
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1、学生依据文本来概括边城的风景美,教师展示一组湘西风光的美图。
青山、绿水、夕阳、朱红色的船
这里是沈从文先生乃至于更多读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2、风俗美
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捉鸭子、穿新衣、用雄黄蘸酒在额头画王字等。
湘西结婚的风俗: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壮汉、一顶空花轿、一个孩子牵两只羊、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等。
3、人情美
小说以翠翠为中心,展开了一幅爱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上,有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有祖孙之间的亲情、有邻里之间的友情、更有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这种种的爱,就如边城的清纯古朴自然的风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甘心付出。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
4、人性美
祖父: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
傩
六、分析小说的意象体会小说的主题
1、翠翠的意象象征着什么呢?
2、“渡船·爷爷·端午节”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呢?
①少数民族古老的历史
②风俗淳朴、重义轻利、正直素朴的人情美
③隐喻少数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
3、沈从文要用“边城的世界”告诉我们什么?(主题)
①对人类纯真的感情与完整人格的肯定。
②对自满自大、轻率浮躁的现代中国社会一种批判。
③对城市文明入侵的担心。
七、作业设计:阅读小说《边城》并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写写自己的阅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