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合金平衡图中各类组织的特性

标签:
珠光体莱氏体马氏体渗碳体贝氏体 |
分类: 钢热处理 |
http://s10/mw690/002Z4cBRzy6KTBm6wVba9&690
铁碳合金平衡图中各类组织的特性
符号 |
名称 |
分类 |
说明 |
y |
奥氏体 |
单相组织 |
面心立方结构,是碳在y铁中的间隙式固溶体,溶碳量为0.02%~2.11%,软而富有韧性,非磁性,它是以英国冶金学家R.Austen的名字命名的。 |
|
铁素体 |
单相组织 |
体心立方结构,是碳在a 铁中的间隙式固溶体,溶碳量很小,<0.12%,铁面塑性好。 |
|
铁素体 |
单相组织 |
体心立方结构,是碳在s 铁中的间隙式固溶体 |
Fe3C |
渗碳体 |
单相组织 |
正交系点阵,晶体结构较复杂,每个晶包中含12个铁原子,4个碳原子极硬而脆。 |
P |
珠光体 |
两相组织 |
由铁素体薄层和碳化物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片状越细,强度硬度越高。 |
Ld |
莱氏体 |
两相组织 |
碳的质量分数为4.3%的溶体于1148℃发生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是以德国冶金学家A.Ledebur的名字命名的。 |
S |
索氏体 |
两相组织 |
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其是以英国冶金学家H.C.Sorby的名字命名的 |
T |
托氏体 |
两相组织 |
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已无法分辨片层的极细开珠光体。其是以法国金相学家L.Troost的名字命名的。 |
M |
马氏体 |
两相组织 |
钢铁或非铁金属中,通过无扩散共格切变型转弯(马氏体转变)形成的产物统称马氏体。钢铁中马氏体转变的母相是奥氏体,由此形成的马氏体化学成分与奥氏体相同,晶格结构为体心立方,可被看作是过饱和a固溶体。主要形态是板条状和片状。其是以德国冶金学家A.Martens的名字命名的。 |
B |
贝氏体 |
两相组织 |
钢铁奥氏体化后,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与Ms之间的中温区等温,或连续冷却通过这个中温区时形成的组织。这种组织由过饱和a固溶体和碳化物组成。其是以美国冶金学家E.C.Bain的名字命名的。 |
B上 |
上贝氏体 |
两相组织 |
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其典型形状是以大致平行、碳轻微过饱的铁素体板条为主体,短棒或短片状碳化物分布于之间。 |
B下 |
下贝氏体 |
两相组织 |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其主体是双凸镜片状碳过饱铁素体,片中分布着与片的纵向转呈55℃~65℃角平行排列的碳化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