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陷阱新变种
(2025-07-31 15:52:37)
消费主义陷阱是指商家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他们原本不需要的产品,从而导致消费者陷入一种无法满足的消费状态。
现在只要一购物,就会陷入一种不自洽的怪异循环中。比如,最近恢复运动。跑步需要买跑鞋,运动内衣。但是网上的东西实在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怎么选择到最好的同时性价比又拉满的商品呢?这实是件体力+脑力+心力并存的复杂活。基本的操作流程是:先去小红书查经验-之后锁定品牌型号图片-京东淘宝官网查评价-图片搜索比价同时再看评价-折扣蹲点找低价渠道-优惠券渠道搜集-直播间蹲点抢拍-尾货清仓渠道查询。所有这一套信息搜集齐全后,进入购买和试穿,等2-3天确定是否留下或退回。不合适,则进入新一轮的流程。
真的齁累!
最近,我又发现消费主义陷阱的新变种。好质量,破价!远低于市价的售价永远是最犀利的杀伤性武器。现在的市价,是不是远远脱离了价值对等的轨道?钱多多可以不在乎。永远正价购买。比如,lulu,1200买一条瑜伽裤。出去秀。结果,对面的大姐也穿lulu,人家按照流程操作买的尾货或者瑕疵品,只花了120块,穿出来是一样的。钱多多会不会有种自己是sb的感觉?面子上,精致穷和土糙富获得了平权和阶层统一。里子,精致穷额外付出的是1200-120=1080的体脑心和巨量时间。土糙富把精致穷的体脑心和时间用在了赚取更多富上面。精致穷在不断的流程迭代中陷入抢购焦虑和审美妥协,变得越努力越穷。或者说表面上努力实际懒陷入一种伪勤奋的自己的舒适圈。打个比方,可以说是猪拱屎而不知是屎坛,或者知屎而贪恋屎,在屎泥潭里越努力越沦陷。土糙富还是一如既往花钱花的那么糙。每个月100多万收入的土糙富确实不在乎一条裤子是1200还是2200,对于1万以下的日用品消费,土糙富不会在乎。土糙富在乎的也有,比如十几万买个镜头买个表,会cue一下流程。但不是上面的价格流程而是保险流程。但是十几万的消费才有几个,日常90%都是万把块以下的消费。
土糙富难道真的不在乎10倍被割韭菜?其实也是在乎的。这里回到那个原始问题。现在的市价,是不是远远脱离了价值对等的轨道?答案是“是”。但存在即合理。土糙富也知道东西都很贵,但在万以下这个量级,花相对较多的钱买品牌是降低风险的考量。只要是品牌,那肯定比一般的是要好的。虽然也有很多假品牌。但假品牌按照逻辑是不能长久存在的,只是昙花一现。比如潮牌。80%的概率,品牌的还是要好的。买品牌买普通消费者觉得贵的东西,基本上都还是好的。土糙富在这里被割了韭菜,他赚别人钱的时候自然就把别人韭菜又割回来了。只有没有能力割别人韭菜的,才担心自己做韭菜。那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土糙富在变成土糙富之前,他做不做韭菜?答案是他直接就不买。或者如果要买,他一定是买最便宜最省事的地摊货,而且一定有定力绝不会陷入消费陷阱。被侮辱就感觉到自尊心受伤,才能刺激他变土糙富。
再回到最开始。消费主义新变种,就是品牌总有一些尾货,数量不多,有人专门收尾货破烂,开直播卖。因为不能公开挂网销售,会扰乱品牌售价,所以只能直播卖。就产生了品牌破烂的饥饿销售。找到这种尾货渠道,蹲点,一次直播少说2-3小时,几百个人在抢几十件。这就是体脑心的持续消耗。然后抢到了,自觉占到了大便宜,还要再抢,无形中买了一堆审美妥协的尾货破烂。抢不到,心里落差大,非要抢到,之后又是不断的花时间蹲守。直到消费远超出计划,审美疲劳了,才彻底放弃。就像一种占便宜不够的瘾,把自己无形中榨干人彻底废掉。上瘾的人悬崖勒马是很难的,更何况占便宜有巨大的心理满足。这个变种危害很大!很浪费时间!要么直接不沾,要么沾了得有定力纪律,及时止住。这个变种是贪婪的魔鬼变种。及时警惕自己!羊毛如果不容易薅到就等同没有。薅不到浪费时间自己损失太大,及时止损!还有,人也是。总结,赋予这变种一名称“破烂饥饿淘”。
前一篇:遗憾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