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

(2013-05-31 19:10:14)
分类: 小课题研究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

贾荣荣 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

摘要:本文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关键之处着手,从实验材料、色素提取方法、滤液细线画法、层析方法等四个方面对该实验进行了探讨和改进,旨在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率和师生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实验方法  改进  层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必修一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学生学会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并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但在实验中,常因实验材料选择不当、提取过程困难、操作复杂等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因此针对该实验的几个关键之处,根据实验操作实践并参考有关文献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实验效果。

1.实验材料的改进

人教版教材中该实验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绿叶,多数教师选用菠菜叶片,但菠菜存在季节性限制,而且分离后的胡萝卜素与叶黄素的条带往往不清晰,因此我们选择了如下几种实验材料:菠菜、油菜、小白菜、芹菜、生菜、大叶黄杨、紫甘蓝的叶片,蓝莓果实,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下表:

不同实验材料获得的滤液颜色及层析效果

实验材料

滤液颜色

层析结果

菠菜叶片

绿色

四条色素带,但胡萝卜素与叶黄素条带不清晰

油菜叶片

绿色

四条色素带,清晰,明显

小白菜叶片

绿色

四条色素带,清晰,明显

芹菜叶片

褐绿色

四条色素带,条带不整齐

生菜叶片

黄绿色

四条色素带,条带不整齐

大叶黄杨

褐绿色

四条色素带,不清晰

紫甘蓝

深紫色

五条色素带,色素浓度低,最下面是紫色条带

蓝莓

深紫色

五条色素带,叶绿素条带不清晰,最下面紫色条带清晰

结果表明,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选择绿色植物均可以获得四条色素带,但绿叶蔬菜色素含量高,尤其是小白菜和油菜,效果最好。因此实验材料可以选择二者替代菠菜。

色素提取方法改进

    教材中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为了促进研磨,防止色素被破坏[1],但碳酸钙不溶于水,若碳酸钙的用量没有很好的控制会导致研磨液出现乳白色,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以采用碳酸钠的方法,既不影响研磨液的状态,又能防止因细胞破裂释放的酸性物质对色素的破坏。此外,层析液中色素浓度越大,越容易获得清晰的色素带,因此在研磨中应注意减少水分,如材料中水分过多会稀释研磨液,因此可以将叶片烘干后研磨[2]

滤液细线画法改进

传统的梯形滤纸上的点样是用毛细吸管划线,为了获得足够的色素,往往需要多次划线,但毛细吸管尖端较细,容易将滤纸划烂,或者由于学生的操作技术不够纯熟,造成划线不够细,点样不均匀,在滤纸上细线浓度不一,最终分离出的色素带层次不齐,厚薄不一,出现带峰和带谷。因此实验中为了更好的获得滤液细线,我们尝试了以下三种方法:

1)盖玻片点样法:用薄而干净盖玻片的一边,蘸取色素研磨液少许,轻轻印在滤纸条的细线处,待晾干后重复多次。

2)钢笔划线法:过滤得到的色素研磨液,作为墨水,采用钢笔书写的方式将研磨液画在滤液细线处,这样画出的色素带整齐均匀,而且省时省力省资金。

3)硬币碾印法:色素提取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该方法不需要经过色素提取的过程,直接将实验材料放在滤液细线上,用硬币整齐碾过,为了保证色素的量,可以多次重复。该方法简单,获得的色素带清晰。

不同划线方法下色素分离效果比较(单位:mm

     方法

条带宽度

毛细吸管法

盖玻片点样法

钢笔划线法

硬币碾印法

第一条

4.6

3.5

2.1

2.3

第二条

4.7

3.8

2.3

2.5

第三条

5.0

3.1

2.1

2.1

平均宽度

4.77

3.47

2.20

2.30

色素分离效果

四条色素带较明显,但有时出现色素带层次不齐

色素带清晰,较整齐,偶有带峰和带谷

四条色素带清晰可见,整齐均匀

四条色素带较明显,但色素颜色较浅,色素含量较低

以上结果表明,盖玻片点样法、钢笔划线法、硬币滚碾法效果均较好,并且相对于毛细吸管法来说操作简单,仪器简易,有一定的优势,其中钢笔划线法实验效果最佳。

层析方法改进

传统的层析方法是利用试管或者小烧杯,且用棉塞塞紧试管或者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来防止层析液挥发。但试管较小,滤纸条很容易贴壁导致层析结果受到影响。而小烧杯口较宽,层析液易挥发,滤纸难以立足于小烧杯中,导致不得不贴壁放置。因此实验中我们对层析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

1)采用有硅胶塞的试管,取一根细铁丝,将一端插入硅胶塞中,一端做成小勾,悬挂条形滤纸的平末端,用硅胶塞塞紧试管,将梯形端浸入层析液中,勿没过滤液细线。既能防止滤纸贴壁,又能防止层析液挥发。层析条带清晰,整齐。

2)采用圆形滤纸层析。将层析液置于培养皿中,制作一个与培养皿等高的滤纸圆棒,在圆形滤纸中央分多次次点2-3滴滤液,在滤液中心用解剖针或者牙签扎一个小孔,在小孔处插入滤纸圆棒后,盖在盛有滤液的培养皿中,盖一个较大的培养皿防止层析液挥发。层析结果形成一个多个色素带形成的同心圆,由内而外,整齐均匀排列。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滤纸圆棒要与圆形滤纸平齐,否则难以形成同心圆[3]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97-98

[2]曹丽.人教版教材的几个实验材料的改进中学生物学20108(26):38

[3]刘海臣,张庆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5(17):40

图片资料:

一、提取滤液改进

实验材料紫甘蓝 

http://s5/mw690/a2f53623gde01c3f34104&690

实验材料:小白菜

http://s1/mw690/a2f53623gde043b866d70&690
小白菜研磨液
http://s4/mw690/a2f53623g7c9a06500313&690


以油菜为材料进行研磨
http://s5/mw690/a2f53623gde04598e6a14&690
二、划线方法改进:

盖玻片划线 


http://s11/mw690/a2f53623gde0464a5f90a&690

钢笔画线
http://s12/mw690/a2f53623gde04667e411b&690

毛细吸管划线
http://s8/mw690/a2f53623gde0468c56fa7&690

三、层析方法改进


烧杯层析

http://s1/mw690/a2f53623gde0473f6bf00&690

试管层析
http://s8/mw690/a2f53623gde0475cf3287&690

圆形滤纸层析
http://s3/mw690/a2f53623gde047bf7de32&690

 圆形滤纸点样
http://s8/mw690/a2f53623gde0483ce164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