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实践探索
(2018-09-27 15:30: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育科研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
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实践探索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机电专业
一、名师工作室实施背景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于2013年10月成立“曾兰州机电一体化”名师工作室,2014年6月正式挂牌。名师工作室由安徽省首届专业带头人、宣城市学科带头人曾兰州担任主持人,由安徽省第二届专业带头人朱远清、安徽省教坛之星叶承六、胡君等若干名师组成。工作室成员主要来自机电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旨在搭建我市校际之间同一专业学科间的教研、学术交流的平台,带动更多教师成长为名师。“曾兰州机电一体化”名师工作室3年为一个周期,其职责为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和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
2年来,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效应,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推动全校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带领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利用“示范课”、“公开课”、“研讨课”等形式,诊断、指导课堂教学,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在互动交流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使他们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科研水平。在此期间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全国、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大奖。(详见《名师工作室主要成果》)
二、名师工作室主要目标
建设过程中,根据机电专业特色把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定位于专业建设、教师发展、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方面。使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技能教学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真正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1、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培育优秀教师团队。工作室以名师为核心,吸纳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校企合作的形式,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开发及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其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工作室成为青年教师不断成长的良好平台。
(2)助力专业建设。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适时更新调整实训课程内容,指导实训教学,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3)指导技能大赛。在名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技能大赛相关工作的研究,强化大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技能大赛要求、内容、技术走向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探讨、优化技能大赛指导、训练方法,提高效率,培养一批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竞赛选手的选拔制度,力争在竞赛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
(4)提高教科研水平。积极开展各类教研、科研活动,以工作室名师及成员为骨干力量,组织并带动教师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学术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论文撰写水平与质量,推动全校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2、内涵建设与专业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名师工作室已成为培养优秀教师,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名师的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发展,对于学校内涵建设与专业提升,改善教师成长环境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2、名师工作室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库;
3、名师工作室是课程改革的实验室;
4、名师工作室是青年教师成长摇篮;
5、名师工作室是先进成果的推广站。
三、名师工作室工作过程
1、总体思路
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组织我校具有先进教学理念,乐于奉献的机电专业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训能力,引领我校职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名师工作室活动过程中,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搭建我市校际之间学术交流的平台。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专业教学标准。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编写符合我市企业用工需求的校本教材。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通过省、市技能大赛,打造一支具有较深理论素养、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名师团队。
2、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
时 间 |
内 |
负责人 |
|
2014.6 |
1、名师工作室申报;2、制定2014—2015年度工作室计划; |
曾兰州 |
|
2014.7-8 |
1、暑假教师个人学习研修;2、校本教材开发 3、利用暑期参加本市县安排的假期学习 |
各成员 |
|
2014.9 |
1、召开工作室全体学员会议,明确本年度各自的职责、 任务、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 2、学习有关职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研讨 3、开展立项课题研究,校本教材开发 |
王甫堂 曾兰州 |
|
2014.10 |
1、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对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指导 2、实践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阶段研究的小型汇报活动,找出优点和不足,再学习、再实践。 3、完善立项的省级、市级精品课程建设 4、指导青年教师 |
叶承六 曾兰州 |
|
2014.11 |
1、检查科研课题的研究落实情况, 2、检查学生实训集训工作情况。 |
曾兰州 |
|
2014.12 —2015.1 |
1、建设视频公开课程 2、召开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座谈会,总结本学期各项工作 3、制定假期学习计划 |
王甫堂 曾兰州 |
|
2015.2 |
1、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2、寒假教师个人学习研修 3、校本教材开发 |
曾兰州 各成员 |
|
2015.3 |
1、召开工作室全体学员会议,总结假期学习经验 2、学习有关职业教育理论 3、开展课题研究收集资料 4、省级、市级精品课程建设 |
王甫堂 曾兰州 |
|
2015.4 |
1、开展课题研究,校本教材开发; 2、建设视频公开课程; 3、指导青年教师 |
曾兰州 |
|
2015.5 |
1、建设视频公开课程 2、在网站或博客上发布科研成果 |
叶承六 曾兰州 |
|
2015.6 |
1、结合成员平时教学和科研情况,写出年度总结报告和 今后的改进意见 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
王甫堂 曾兰州 |
3、措施与方法
(1)建立与名师工作室相关的各种工作制度,确保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指导工作室成员制定自我发展计划,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专业教学标准。
(3)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开展以工作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改革,编写符合我市企业用工需求的校本教材。
(4)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省、市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成员教学水平、实训能力的提高。打造一支具有较深理论素养、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名师团队。
(5)工作室成员定期外出参观学习,更新观念。组织工作室成员到江浙地区知名职教集团、名师工作室进行考察学习。聘请省内外职教专家指导工作,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示范、案例点评等形式,吸取专家名师思想和理论精髓,加快工作室成员与后备名师的专业发展进程。
四、名师工作室条件保障
(一)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学设计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二)名师工作室职责
名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培养中青年教师,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引领学科教学健康发展。
1、提高师德修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计划地引领工作室的学员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和教学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提高理论素养。认真钻研职业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技术、提升职教科研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探讨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前沿动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3、引领团队发展。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做好成员的吸收、调整和补充工作。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为导师,实行导师培养负责制,建立学员档案,负责对学员的考核、评估工作。
4、注重实践探究。定期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针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与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开发职教课程,促进职业教育课改成果的积累、集成、推广;发挥名师团队熟悉企业、熟悉技术的优势,承接企业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咨询、技能培训业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5、注重成果提炼。总结提炼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理论,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工作室教学、教研成果应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精品课堂、专题讲座、拍摄专题电视片、实训场地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引领全校课程教学改革。
(三)投入经费保障
名师工作室建设期间学校至少投入经费4-6万元,每学年按比例投入。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参考资料、教学辅助材料的购买,进行与机电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调研以及对外合作费用等。
五、名师工作室主要成果
|
序 号 |
工作室 成员 |
成 |
获奖情况
(成果发表) |
获奖时间 |
|
1 |
曾兰州 |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 |
安徽省精品课程 |
2014.1 |
|
2 |
曾兰州 |
《CAD制图》精品课程 |
宣城市精品课程 |
2014.9 |
|
3 |
|
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电类专业说课比赛 |
担任大赛评委 |
|
|
4 |
朱远清 |
《电子产品装接技工》精品课程 |
宣城市精品课程 |
2014.9 |
|
5 |
朱远清 |
主编《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材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
6 |
朱远清 |
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2014.7 |
|
7 |
曾兰州 |
主编《机械制图与CAD制图》教材 |
校本教材 |
2014.10 |
|
8 |
刘 |
主编《车工操作技能与实训》教材 |
校本教材 |
2014.8 |
|
9 |
汪 |
主编《数控车床技术》教材 |
校本教材 |
|
|
10 |
曾兰州 |
《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 |
省级 三等奖 |
2014.7 |
|
11 |
曾兰州 |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训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实践》课题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学会 三等奖 |
2015.4 |
|
12 |
曾兰州 |
《县级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研究》课题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学会课题 立项 |
2014.12 |
|
13 |
叶承六 |
《县级职教中心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机制研究》 |
在研课题 |
2013—2015 |
|
14 |
叶承六 |
论文《县级职教中心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与校本对策研究》 |
省级 一等奖 |
|
|
15 |
程卫星 |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技能比赛选手选拔和训练 |
市级 二等奖 |
2015.7 |
|
16 |
程卫星 |
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
省级 二等奖 |
2014.6 |
|
17 |
程卫星 |
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 |
省级 二等奖 |
2015.6 |
|
18 |
程卫星 |
参加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汽修专业) |
省级 二等奖 |
2015.5 |
|
19 |
刘 云 |
参加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机电专业) |
省级 二等奖 |
2015.6 |
|
20 |
林永美 |
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CAD技能大赛 |
省级 二等奖 |
2014.6 |
|
21 |
林永美 |
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CAD技能大赛 |
省级 一等奖 |
2015.5 |
|
22 |
林永美 |
CAD课件《等分点工具的使用》 |
市级 二等奖 |
2015.7 |
|
23 |
王翠平 |
课件《电动机定时启动控制电路设计》 |
市级 一等奖 |
2015.7 |
|
24 |
王翠平 |
机械制图课件《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
市级 二等奖 |
2015.7 |
|
25 |
汪 |
机械制图课件《棘轮机构》 |
市级 一等奖 |
2015.7 |
|
26 |
胡
|
参加宣州区青年骨干教师评选 |
荣获宣州区骨干教师 |
2015.6 |
|
27 |
程卫星 |
参加宣州区青年骨干教师评选 |
荣获宣州区骨干教师 |
2015.6 |
|
28 |
刘 |
参加宣州区青年骨干教师评选 |
荣获宣州区骨干教师 |
2015.6 |
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校名师工作室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服务学校教学工作做得不够,二是工作室成员自身素质仍需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突破发展瓶颈,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个团体,除了注重科研能力,要经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更应注重与企业密切结合,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将名师工作室服务社会的方向定位为对接产业和引领产业等服务,以增强名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发挥较大的社会效益。
2、名师工作室建设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课堂教学质量是名师工作室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无论是打造团队还是培养成员,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做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一是要带头上好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二是要努力发挥个人特长,形成教学风格;三是要善于反思,对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主张;四是要与团队成员分享教学主张和教学行为,以形成共同愿景,并取得所有成员的内心认同;五是要创设平台,为团队成员开设各种课堂教学研究课搭台,在听课和评课中和成员一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名师工作室建设要不断提升成员的自身素质。
工作室要通过团结一批本专业的精英和骨干,形成教学风格,创建教学模式,对本地区的学科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研究课题,组织一批力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专项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打造课题品牌,积极倡导和营造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学术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崔国明.名师工作室建设需增强“三力”——教育科学论坛. 2013
[2] 韩喜梅,刁哲军.浅议当代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中国培训. 201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