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纪实之二十二:引导文教学法
(2015-11-15 15:36:5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朝花夕拾 |
11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因而行动导向型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教学法。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其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引导文的种类包括项目工作引导文、工作岗位引导文、知识技能传授引导文等。它由引导问题、学习目的描述、学习质量控制单、工作计划、工具、材料需求表、时间计划、专业信息等部分组成。因此,引导文教学方法是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案。
一、引导文教学法的起源
(一)起源
引导文教学法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奔驰等一些大型工业公司创造,主要用于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它不是在职业教育理论中发明出来的,而是在企业实践中开发并不断完善的。
世界上第一类引导文的形式出现于奔驰公司,当时培训师的常用指示通常被汇编成配音幻灯片。学员借助于幻灯片的学习掌握这些常用指示,而后完成小测试。小测试结果表明:学员们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没理解?
(二)含义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包含要素
1.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是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它引导学生独立获取所需信息并针对布置下来的工作任务拟定工作计划。为使教师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些引导性问题应以书面形式回答。
4.检查表。学生用检查表评定工作结果。检查表里的重要质量标准要围绕给定的任务设计。
5.评价表。
实施引导文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提前准备工作任务、解释说明工作任务、关注各个工作小组、调解冲突、针对问题提供意见、帮助解决难题和评估最终结果。实施实施引导文教学法要求学生做到:学生独立工作,具备针对具体问题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借助教材里的信息文本处理任务。学生必须并且能够依据引导问题完成自学。
二、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
(一)
(二)
(三)
(四)
(五)
创建引导问题时需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1.不要设计简单的是非性问题,即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2.不要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设计出来的问题必须借助于给出的资料信息源的知识能解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激励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作用。3.在设计问题是要注意不要有包含答案的问题。4.设计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应相应的工作步骤。同时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太泛获容易产生歧义。5.不要设计太过复杂的问题。
创设问题时可以使用如下词语:阐述、举例说明、哪些、如何、怎么、请选出合适的答案、请计算、为什么、请设计、请画草图、请对比、请填空、哪些异同、什么作用……
三、引导文教学法的总结
(一)引导文是一份书面的指导,它包含四个要素:引导问题;、信息源、工作计划表和检查表。
(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提前准备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需解释说明工作任务,关注各个工作小组,调解冲突,针对问题提供意见,帮助解决难题并评估最终结果。在引导文教学法中,教师是“合适的教学内容”的规划预备者,学习过程的旁观者,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学习过程的咨询者和启发者和学习过程的沟通评价者之一。
(三)在引导文教学法中学生完成作业/任务的步骤包括:1.通过引导问题引入;2.使用信息资料源;3.获得相关知识;4.完成作业执行计划;5.按计划完成作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