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春万岁
青春万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98
  • 关注人气: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2012-08-18 15:16:41)
标签:

无锡名人

王墀

王芸阶

毓秀堂画传

    昨日夜里,正和朋友小聚,为一对赴俄罗斯自助游归来的夫妻接风,书商小王打来电话,说《毓秀堂画传》他拿下来了。一会儿人就骑车到了酒店,书品相是不错,但价格也颇不便宜。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除了极罕见的版本,一般书的价格都能查到。想捡漏,那是越来越难了。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是书为白纸石印画册,内收王墀(chi,第二声)所绘历史传说中,“释道隐逸英雄侠客”人物画像一百六十幅,线条简洁流畅,人物传神细腻。按一图一传记的体例编列,每四十幅为一卷,共四卷(四本)。卷一末镌有长条形篆书牌记云:“光绪癸未季孟冬之月上海点石斋石印”。这一年是光绪九年(1883年),申报的点石斋还没出版大名鼎鼎的《点石斋画报》,倒是出版了不少名人画册。传统线装书,一般牌记都在前面,就在前一年光绪八年(1882年),同样是申报点石斋为王墀出版的《增刻红楼梦图詠》,这样的牌记还在前面。不知这牌记是从什么时候,那本书开始往后放了。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此画册的作者是王墀,字芸阶,江苏江阴人,晚清著名书画家。时人称赞他“精于六法而仕女尤擅长,得周昉神理”。想来当时其在上海、无锡也应名重一时,然而一百多年的岁月,让他渐渐湮没在尘世间了。现在他的相关记载,轶事,甚至出生去世的年份,都一时很难查到。能看到的,就是和他这两本画册有关的图文了。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卷三末,王墀当年的自画像。

    同时也难以查到其人其事的,还有两位为《毓秀堂画传》写序的清末无锡人名人,一个是蔡廷槐、一个是潘锦。蔡廷槐:字荫庭,江苏无锡人。同治附贡,擅书法,尤精行楷,摹仿平原。潘锦(清)字昼堂,别号醉烟道人,江苏无锡人。工诗词,善书,画山水、人物、仕女均合古法,花卉亦有韵致——能查到的就这么多了。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卷首,梁溪蔡廷槐的序文。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卷首,锡山潘锦的序文。

    还有一位为此书提拔的锡山高丙,更是无从查起。只能从文中知道其自称二詹草衣,堂号为二詹堂。从他书后提拔可以知道,此书出版那年(1883年),王墀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毓秀堂”是其“起居旧室之名也”。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卷末,锡山二詹草衣高丙的提拔。

    二人在序文中都提及了王墀先前所绘的《增刻红楼梦图詠》,称其“刊于申江,一时纸贵”。确实,为《红楼梦》人物绘图的,王墀不算最出名的一个,但绝对是当时画得最多最全的一个。中国画,自古到今,山水鱼虫,出了无数大家。但人物一直是中国画的短板,以画人物流芳百世的屈指可数。这和中国画历来重意不重形的传统有关,直到近代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等留洋归来,才略有改观。因此,传统收藏品中,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其他诸如陶瓷等古董,只要是有人物画的,价值一般都要高出一段。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正在教儿子念唐诗,这骆宾王太超乎想象了。王墀是想象当年骆宾王事败后,遁入空门的样子。

王芸阶和他的《毓秀堂画传》                         谁说唐人以胖为美,清末的插图中,美人也都是这个样子。

    在古籍善本的收藏中,自古就重版画(木刻),但对清末民初流行的石印本,都极不重视。一来年代较近,石印本又发行量偏大,存世众多;二来石印本一般用纸很差,多为光面竹纸,黄酱酱的又极脆,很不入眼;三是出版商为节省成本,多数字体极小,一眼望去密密匝匝,很是费劲。但对于其中用纸精良,字体疏朗,存世不多的版本,今天还是应该珍惜的。

    《毓秀堂画传》当属石印本中的翘楚,又是无锡本土画家的作品,所以眼下感觉价格贵了,但还是咬牙收下了——好书,今天是收一本少一本,错过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遇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