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标解读确立教学目标
(2015-04-27 13:19:46)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育教学 |
在课标的解读之下更加明确了以下几点:
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根据课标如何来确立教学目标呢?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愿望,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它表达了学习者通过学习后的一种学习结果。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原则和要求
1.具体性: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
2.全面性:教学目标要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即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有机结合。
3.差异性:教学目标要顾及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体现教学目标的一定的弹性,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即规定所有学生达到的最低目标,又对有余力的学生可拓展、加深。
4.适度性:按照政治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来确定,不可抛开“内容标准”降低或拔高。
二、从学习内容上确立教学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2、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3、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4、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5、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从备课流程上确立教学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阅读课标和课标解读,明确课标的要求。
2.认真钻研教科书
3.细致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