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7/large/002YZ8rHzy6Nt9cdEIm56一定要知道的张家口历史" TITLE="走进张家口
张家口旧名张垣,蒙古人和布里亚特人称之为“卡尔干”(Kalgan),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保定市,东邻北京市,东北与承德市相连,西与山西省接壤,是京包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京张高速公路的终点,境内也有丹拉高速公路,是河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要冲,是连通中国西北、蒙古和北京的重要通道和货物集散地、军事要地与陆路商埠。长城在此有一道关口,著名的大境门是长城的主要关口。
张家口人类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宣化县王家窑遗址可将其追溯到原始社会。历史上有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就发生在张家口的涿鹿和怀来一带。
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后来向东迁徙,沿着北洛水南下,到现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再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边,向东北走,最后定居在涿鹿附近。
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约在今陕西的渭水上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向东,到达今山东一带。
蚩尤部落,史书上又称九黎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的夷人部落。他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部落在涿鹿进行了战争,结果蚩尤被打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不久,因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于是炎、黄部落又发生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怀来一带)。结果炎帝被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
战后,炎帝部落归顺了黄帝部落,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以后,又向南发展,进展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春秋以来,这些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族”和“炎黄子孙”。
纵观张家口发展历程,始终围绕着明长城,形成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
城市发展的模式:防御蒙兵筑长城—守御长城筑边堡—边堡建在关口—关口开辟了“互市”—“互市”繁荣了戍堡--戍堡发展为商城。
为了防御蒙古入侵修筑了长城,为了守御长城建造戍堡,戍堡是长城、烽燧、关口、城堡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导致这一地区民生凋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明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充实京畿人口,巩固边防,增加兵源,与永乐二年(1404年),有计划地从山西人烟稠密的县、区,移民到张家口、宣化一带,由官方筑起土堡,以居新迁之民。为防御北方游牧部族骚扰,于各地筑烽火台,每台屯兵把守,士兵父子相承,并可携眷久居耕种。由此形成的村落,以“堡”、“台”命名的甚多。城镇属县各隘口均筑砖城,分设参将、守备、千总、指挥、游击等武官驻防。
由于“大境门”地形险要,明宣德四年(1429年),由张文指挥负责在口南五里许建张家口堡,屯住重兵,守卫边塞,有“武城”之称,即今武城街名之由来。《万全县志·张家口概况》记载:“张家口在明代原属万全右卫,宣德四年(1429年)始筑堡城,为与蒙古通商互市之要镇。”相传因其北五里有东太平山与西太平山,两山相距数百步,对峙如门;又因该堡城为指挥张文所筑,故名张家口堡,后改称张家口。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大境门边墙开豁建门,曰“大境门”。
1932年9月17日,国民党政府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改建为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会。1037年8月27日,日军占领张家口,尔后成立伪“察南自治政府”。1939年初,肇建张家口特别市,成立伪市公署,张家口始设市。同年9月,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首府驻张家口市。
1945年8月23日,张家口第一次解放,随之成立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属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均设于张家口市。同年11月改属察哈尔省,张家口为省会。1946年10月,我军战略转移,撤离张家口。1948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张家口,复建市人民政府。1949年1月15日,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成立,省会张家口市。1952年11月7日,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张家口位于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450万。属东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张家口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阴山余脉大马群山横贯中部,将全市分成坝上、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张北、尚义、康保、沽源4县地处海拔1300米一1500米的坝上高原,是内蒙古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坝下山峦起伏,沟壑纵深,河道密布,根据地形特点,坝下又分为深山区、丘陵区和河川区。
▲2012年,张家口市辖13个县(宣化、张北、康保、沽源、尚义、蔚县、阳原、怀安、万全、怀来、涿鹿、赤城、崇礼),4个区(桥东、桥西、宣化、下花园),2个管理区(察北、塞北)和高新区,总面积3.68万平方千米,下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0个居委会,1个区公所,113个乡(含2个民族乡),96个镇,4175个村委会。
▲张家口市属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99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1/5。
▲张家口市陆生野生植物共有120科、513属、2100多种,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50多科,300多个种及亚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兽珍禽有27种。褐马鸡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张家口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市区距首都北京仅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和冀晋蒙(外长城)经济圈的交汇点。张家口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8公里,铁路通车里程623公里。 高速公路网发达,京新高速公路、京藏高速公路、首都环线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京大高速公路、张承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四通八通,交通极为方便。京包铁路在此设有张家口南站。京张城际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张家口机场有航班往返国内各大城市
▲张家口是矿产资源大市,已发现矿产97种,煤、铁、金、铅、锌、膨润土、沸石、石墨、磷矿等均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宣化、怀来、涿鹿是华北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多万亩。
▲张家口是国内杏扁最重要的原产地,全市种植面积到2011年已达200多万亩,产量达到1.22万吨。全市杏扁栽植面积占到全国总栽植面积的1/3,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2,张家口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杏扁主产区。
▲张家口市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炭、风能和太阳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蔚州煤田、宣下煤田和张家口以北煤田,煤炭总储量29.34亿吨。
▲风力资源也是张家口的一大优势,2012年,张家口市风电全年发电量达103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71万千瓦,并网容量491万千瓦,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张家口成为全国首个获准建设双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地区。(张家口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