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扶沟县城西10公里、311国道南半公里、韭园镇小王庄村北头,座北向南,为前道光2年开建,道光十一(1831)年建成,用10年时间建成,建有楼房96间,陪房180间,共计276间,主宅14个小院。但西南角缺一个池院,原是姓杨的宅院,王家与杨家商议若杨家搬走把宅院卖给王家。王家愿出高价,商议结果,王家把千个铜钱(园钱中带方孔)捆成捆,把杨家宅院全部立起摆满,杨家不同意,王家又将捆与捆之间的空子用铜钱填满,杨家依然不同意,于是就成了图中不方的14个小院落。每个小院前面都有一个走马大门(骑马进院不下马)每楼之间都有一小月亮门,每院造型相同,建筑规模宏伟,壮观好看,整个建造均为青砖白灰砌墙,顶覆灰陶小互房顶四周均为砖雕花卉、鸟兽装饰花样,繁多耐看,主宅占地30亩,陪宅在主宅西面和后花园地10多亩。建筑分后、中、前三排院落最后为王坐东西并列堂楼,皆三进院都是楼房,每院东西陪楼都是3间,中间院落有一堂房不是楼房是二客厅,接待女客用,三间出厦,前有二木立柱,房檐和立柱上均为彩绘图案装饰,每院为五进院,东西陪房五间,北南分三高两低,北三间为楼房,南两间是平瓦房,最前边一排为四个院为三进院,东面两所为堂楼,西面两所为大客厅,都为瓦房,两个大客厅,前后通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称方三丈),厅内全是木柱顶立,房内明间脊檩上方木上书有“皇大清道光拾壹年岁次重光单关夹中浣彀旦建造”,木柱和上梁结构上都有彩绘图案。最前面为临街房,除三大门楼为楼房,其它为瓦房,中间四间门向南,其它为门向北均出厦有立柱,三个大门上都有花绘图案。小王庄地主庄园原建筑规模宏伟,最后为五座东西并列的堂楼。皆三进院落,每进院落的东西屋亦是楼房,仅楼房就有20余座。为便于雨天排水,前排房总是低于后排房。15个院落房屋布置、建筑风格基本相同,生人进的去,出不来,像是迷魂阵。加上四周森严壁垒,易守难攻,土匪没有进去过。至建国后尚存后堂楼3座,中堂楼3座,东西陪楼8座。七十年代初,因盖学校,又扒去东西陪楼,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楼房8座,客厅3间,廊坊2间。后又经过多年风雨剥蚀,农户建房,现仅存两座堂楼,在庄园的西北角,且千疮万孔,摇摇欲坠。
小王庄地主庄园是扶沟县保存清代建筑较多较好的古建筑群,有利于研究清代民间建筑雕刻绘画艺术。1985年3月扶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小王庄烟厂设在地主庄园内东侧南北六个小院内,是土改后,解放初期扶沟县西独家烟厂,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半机械化烟厂,整烟全是人工,切叶、卷烟人工机械操作,装包、贴标字全是人工,有二十棵装,也有四十八棵装,称大、小包两种,当时生意非常好,来往采购烟的人甚多,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夜晚,外村来玩游戏、布龙狮子、老虎、汉船的比比皆是。此烟厂是土改后韭园镇几个庄八户人家合资办的,后来迁到扶沟县城内称扶沟烟厂,再后来迁址许昌,成为许昌烟厂的一部分,1968年,许昌烟厂还来小王庄支付一次原烟厂股金利息款,此后无有来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