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K银河中的主要世界(上)

标签:
战锤游戏 |
分类: 综合概述 |
译者:CZ75
原帖:http://www.zhihuiguan.com/bbs/read.php?tid=10525&fpage=8
银河地图:
本文翻译自:
http://www.darkmillennia.net/QuadrantMap_pages/GMapIndex2.htm
这篇文章写得比较早,参考资料都是第二、三版的,不过好在每一版新规则的变动主要都在规则上,设定的更改很少,所以此文还是值得一看的。
以下各世界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阿尔桑塔(Alsanta):(位于远东星域),蛮人部落阿尔桑塔“大战师”(Warchief of
Alsanta)的母星,在450-996.M41年间上面的蛮人征服了至少5个帝国的世界。
阿克斯(Arx):(位于朦胧星域):帝国的一个前哨研究站和监视站,负责监视阿克斯通道,通过阿克斯通道,混沌军队就可以饶过卡迪亚之门走出恐惧之眼。第41千年的第139年,毁灭者阿巴顿突袭该站,标志着哥特战争的爆发。
阿特兰蒂斯五号(Adrantis Five):(位于太平星域),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聚居星球,与帝国隔离了五百多年。上面的居民“转向了科学的黑暗确定性,并创造出了许多新奇的机器。”
阿特兰蒂斯五号将马卡里乌斯(Macharius)扣留在其港口中长达两年之久,随后其遭到一颗改变了轨道的彗星撞击,彻底毁灭。“它上面的一切秘密都已不存在了。”
阿提拉(Attila):(位于远东星域),帝国的一个封建世界。阿提拉蛮骑兵(Attilan Rough
Riders)的母星。阿提拉比地球略小,其表面上只有一块大陆,约占其表面积的一半。在这片广阔的大地的中部,气温变化很极端,使得这里很多地方依然无人居住,这些地方在夏天是一片如烤炉般炽热的沙漠,而在冬天,就成了一片沙砾与冰雪之海。当地的居民主要是放牧兽群的游牧民族,他们的主要牲畜叫奥维嘉(ovigar),这是一种阿提拉土著生物,体型巨大,毛发浓密,性情暴躁。
阿维隆(Avellorn):(位于太阳星域)帝国的一个聚居世界。在何露斯叛乱期间,忠于帝国的军队曾在此与钢铁战士军团激战。
阿维诺(Avignor):(位于朦胧星域)阿维诺主教区,由主教阿尔曼杜斯·海尔弗(Armandus Hellfire)主持。国教的一件圣物——阿维诺节杖(Scepter of Avignor)供奉于此。
艾皮西恩·奥克塔里乌斯(Epsion Octarius):(位于暴风雨星域;译注:原文如此,但在地图上它位于远东星域)蛮人部落奥克塔里乌斯“终极魔鬼”(Over Fiend of
Octarius)的母星,该部落在第41千年第450-996年间征服了帝国的至少五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的丛林战争中,一个卡塔昌团曾经在响尾蛇横行的红树林中生存了接近四十天,并抵达了蛮人基地。卡塔昌士兵的野性给蛮人军阀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它命令它的手下模仿丛林战士的制服,在自己涂上绿色丛林条纹,间杂红色条纹。
第41千年第997年列维坦虫巢舰队曾进攻该世界周边地区。
艾斯潘多尔(Espandor):(位于远东星域)乌尔特拉马区的一个丛林世界,在第二次虫族战争中被克拉肯虫巢舰队摧毁。在纷争乱世(Age of Strife)中,一些商人被异空间风暴意外地吹到了这里,随后他们便开始在上面定居。该世界是乌尔特拉马区的所有世界中人口密度最小的一个。
昂斯沃尔德(Ornsworld):(位于朦胧星域)帝国的一个世界,莱特林人(Ratling,他们是一种亚人类,经常在帝国防卫军中担任狙击手)的母星,第41千年中,哥特战争开始时,混沌军队为了夺取“夜晚之眼”(Eye of Night)而进攻这里。
奥菲莉亚七号(Ophelia VII):(位于暴风雨星域)帝国的一个世界,国教教廷辅佐会议(Synod Ministra)和战斗修女的圣殿修道院(Convent Sanctorum)所在地。大约在第35千年初期,总主教贝涅丁四世为了制衡内政部最高执政官的权力,将教廷最高会议(Holy Synod)和国教的上层机关从地球迁移到这里。该星上的教会宫殿占地近九万平方英里,高达四千米。
奥卡西斯(Okassis):(位于远东星域)教会世界。第二次虫族战争期间遭到虫族入侵,奥菲莉亚七号星上“我们的殉教圣女”教团(Order of Our Martyred
Lady)的女牧师圣女普拉克塞德斯(Saint Praxedes)率部增援该星上的帝国防卫军卡莱尼亚团(Calaenian),他们迟滞了虫族的攻势,使得难民得以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当普拉克塞德斯率部深入虫族大军中战斗时,一切与她和她的部队的联系都中断了。她成为了克拉肯虫巢舰队的第一个殉教者。
巴达布(Badab):(位于远东星域)叛变的星际陆战队群星之爪(Astral Claws)战团的母星(已被净化)。当帝国军队围攻巴达布的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休伦·布莱克哈特(Huron Blackheart),这位红色海盗战团团长(Master of the Red
Corsairs)、巴达布的暴君(Tyrant of Badab)、大旋涡统治者(Lord of the
Maelstrom,译注:Maelstrom本意是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在战锤40K的宇宙里,它是指银河远东星域的一个巨大的异空间风暴区),被一发热熔炮击中,受了重伤。他活了下来(现在他身体超过一半都是生化义肢),并和追随他的反叛星际陆战队员一起躲进了大旋涡中,他领导他们发动了一次次攻击,攻击的频率不断增加。更烦人的是一件明显是很可能的事:以前已经失踪的、忠实的星际陆战队员,后来竟然在休伦·布莱克哈特的军队中被人认了出来!
译注:群星之爪战团叛变之后即更名为红色海盗(Red Corsairs)。
巴尔(Baal):(位于远东星域)星际陆战队血天使战团的母星,上面遍布沙漠,包括巴尔行星和它的两个卫星——巴尔一号(Baal Prime)和巴尔二号(Baal Secundus)。在上古时期,巴尔是一个遍布铁锈色沙漠的世界,但它的两个卫星却是真正的人间天堂。可是,在科技的黑暗时代末期,细菌武器和核武器杀死了绝大多数居民,并以放射性和化学毒素污染了整个世界,使得幸存的少数人经常发生可怕的变异。曾经兴旺发达的文明社会倒退到了部落状态,一些部落甚至人人相食。血天使战团的基因原体桑吉尼乌斯年幼时降临到巴尔二号上,成年之后成为了巴尔人民心目中的神。当皇帝为了寻找他遗失的孩子君临巴尔时,桑吉尼乌斯马上认出了自己的父亲,并在皇帝面前下跪,宣誓效忠于皇帝,皇帝为桑吉尼乌斯祈福,并成立了血天使。直到今天,血天使仍然从巴尔一号和二号上最强大的部落中招募兵员,在新兵入伍仪式上,一个刚入伍的变异者会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超人,这个仪式体现了他们的基因原体桑吉尼乌斯生理上的完美及个人魅力。
巴卡(Bakka):(位于暴风雨星域):帝国在暴风雨星域的海军基地,第41千年的第745年,在第一次虫族战争中,一支作战舰队受命从巴卡出发,前去增援马克拉格(Macragge)的部队。
巴拉克(Barac):(位于太阳星域),一个农业世界,在叛教时期,最高执政官范迪尔下令入侵此地,抓走所有12岁以下的女童为奴。
巴卢尔(Balur):(位于远东星域),蛮人的一个世界。被星际陆战队极限战士战团的马涅乌斯·卡尔加(Marneus Calgar)率领的帝国军队净化。参战部队中有奥格林英雄诺尔克·德多格(Nork Deddog),他在他的第一场战斗中,被分派给卡塔昌第二团(2nd Catachan
Regiment)。
波尔克(Bork):(位于远东星域)蛮人部落波尔克“疯狂绞肉机”(Mighty Mangler of
Bok)的母星,在第41千年第450-996年间,它征服了帝国的至少五个世界。
波苏尔(Posul):(位于暴风雨星域)一个几乎终年笼罩在夜幕中的世界,它是星际陆战队Mortifactors战团的母星。居住着狂暴的游牧民族,他们之间进行着不断的战争。被Mortifactors战团招募的当地游牧民以吃掉被他们打倒的敌人的肉,作为获得敌人的力量和技术的仪式而闻名。
布莱(Bray):(位于朦胧星域),帝国前哨站,据称法比乌斯·拜尔(Fabius Bile)已经在布莱登陆。
达奇亚(Dacia):(位于暴风雨星域)机械教考察基地,第41千年997年被列维坦虫巢舰队摧毁。
大旋涡(Maelstrom):(位于远东星域)位于银河核心地区的一个大型的现实空间和异空间的交界面。叛变到混沌那边去的叛徒经常利用异空间风暴区作为其巢穴,伺机出来袭击相邻的星系。这些叛徒中最声名狼籍的是“巴达布暴君”、叛变的星际陆战队星空之爪战团的休伦·布莱克哈特(Huron Blackheart)。
德尔塔·陶(Delta Tao):(位于远东星域)帝国的一个行星(该行星所属的行省也叫这个名字),很可能已遭到基因窃取者袭击。整个行省都被异空间风暴所覆盖,使得进一步的调查无法进行。已被审判庭宣布放弃。
德夫兰(Devlan):(位于远东星域),帝国的一个矿产世界,第41千年993年被克拉肯虫巢舰队摧毁。德夫兰周围的前哨空间站将虫巢舰队阻挡了足够长的时间,使一支巨型货船队得以撤离。星际陆战队恸哭者战团(Lamenters)的一个连抵挡着疯狂的虫族,直到最后一艘船撤离,该连被留了下来并被分割包围,最后恸哭者们决定向皇帝奉献自己的灵魂,在他们最终被消灭之前,他们给入侵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德列格鲁克(Dregruk):(位于朦胧星域)蛮人部落德列格鲁克“大暴君”(Great Despot of
Dregruk)的母星,该部落在第41千年第450-996年间征服了帝国的至少五个世界。大暴君嘎兹格里姆(Gazgrim)参加了第三次哈米吉多顿战争。
蒂兰(Tyran):(位于远东星域)一个海洋世界,机械教的考察基地。最初与虫族遭遇的地点,“虫族”(Tyranid)一词也是由此地而造的。蒂兰的表面有80%都是海洋,该行星于第41千年第745年被贝黑摩斯虫巢舰队毁灭。由于虫巢舰队引发的异空间干扰,该地无法向帝国发出警告。一年之后,克利普特曼审判官抵达该地,并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威胁正在逼近帝国。他随后去了坦德洛斯,抢修星际通信矩阵并发出了有关正在逼近的大灾难的警告。
迪马默(Dimmamar):(位于朦胧星域)第33千年时光明同盟派在迪马默成立,该派宣称忏悔信仰,即信仰皇帝的牺牲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榜样。他们关于贫困和卑微生活的思想直接与国教抵触,因而被国教宣判为异端,并几乎被消灭。迪马默是第292任总主教塞巴斯蒂安·托尔(Sebastian Thor)的出生地,托尔是一位革命性的传教士,在叛教时代,他领导了反抗奸诈的最高执政官范迪尔的起义,最后当选为总主教托尔一世。托尔开始了改革,最终改革了国教。
地球(Earth):(位于太阳星域),又叫Terra或神圣地球(Holy Terra),它是人类皇帝安息的“黄金王座”所在地,帝国大多数政府机构都在这里,机械教的大量机构和工厂在火星上,还有星际陆战队灰骑士(Grey Knights)战团的基地设在土星的第六号卫星泰坦(Titan)上。
多尔恩(Dorn):(位于太阳星域)帝国的一个前哨站,可能在里扎(Ryza)战役中被蛮人摧毁。
杜尔马林(Dulma'lin):(位于太阳星域)帝国的一个世界,里扎战役期间曾在这里征募兵员。
芬里斯(Fenris):(位于朦胧星域)星际陆战队太空野狼战团的母星,这是一个冰与火的行星,上面覆盖着广阔的海洋,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海洋会冻结成冰,只有当行星运行到它的椭圆型轨道上接近它的太阳的时候,冰才会融化,在那时候,整个行星表面都是酷热难耐,由于太阳引力的增加,会加剧行星的地壳和火山活动。行星上只有一整块比较小的大陆——阿萨海姆(Asaheim),太空野狼战团把他们的堡垒修建在这块大陆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他们给堡垒取名叫“狼牙堡”(The Fang)。在“逆教之灾”时期,芬里斯曾被叛变的主教布卡利斯的军队包围,但基尔·格里姆布洛德(Kyrl Grimblood)的大连(译注:“大连”[Great Company]是太空野狼战团的一级编制,相当于其他战团的“连”)成功解围,使芬里斯免遭陷落。根据德高望重的大生物学家阿纳托里·列维蒂库斯提出的理论,虫族很可能在以前对芬里斯发动过一次侵略,但由于芬里斯海洋中的一种海怪“克拉肯”(Kraken)的存在,这次侵略并未成功。
佛尔蒙德(Formund):(位于远东星域),帝国的一个奥格林世界,奥格林英雄诺尔克·德多格(Nork Deddog)的母星,他于110岁时退役之后回到这里,当了他的族人的头领。
复仇星(Vengeance):(位于远东星域)当阿尔贝兰·瓦尔恩领主(Lord Alberan Varn)进攻这里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被虫族毁灭了。(瓦尔恩的进攻舰队被异空间扰动所影响,困在异空间中长达107年之久。当他终于从异空间之中出来后,复仇星已经变成了一片虫族滋生的废墟。尽管如此,瓦尔恩仍然继续进行他的进攻,他宣称“我为了征服这个该死的行星,花了一百年时间,航过了一千颗星星,我一定能征服它!”
弗伦(V'run):(位于暴风雨星域)蛮人的一个母星。雅利克政委在他从军生涯的早期曾在这里战斗过,并学会了蛮人的语言。
戈卡摩卡(Gorkamorka,又名安杰利斯[Angelis]):(位于远东星域)一个被孤立的蛮人世界,居住着几个互相敌对的蛮人部落,它们是由于自己乘坐的飞船失事而来到安杰利斯行星上的,当时帝国正在对这颗行星进行勘察,为数很少的人类在灾难性的飞船坠落事故中全部死亡。幸存的蛮人受本能驱使,开始建造它们的“戈卡摩卡”飞船并希望有朝一日能乘这艘飞船回到群星中,去进行一场伟大的、终极的“战!”。对于蛮人来说不幸的是,它们之间很快爆发了内乱,争夺资源和领导权的斗争不断,因此延缓了建造这艘飞船的进程。被认为存在于这颗行星上的种族还有变种人类(Muties)、部落人类(Diggas),可能还有Necrontyr。戈卡摩卡是同名游戏的背景。
格莱亚(Graia):(位于远东星域)帝国工厂世界,第二次虫族战争期间曾遭到基因窃取者感染,随后被克拉肯虫巢舰队攻击,但该世界最后成功地击退了虫族,并净化了遭到虫族感染的地方。
格里丰四号(Gryphonne IV):(位于远东星域)机械教的一个铸造世界,“战争狮鹫”泰坦军团(War Griffons Titan
Legion)的母星。第三次虫族战争期间遭到列维坦虫巢舰队的袭击。
古里扬(Guryan):(位于太平星域):一个矿产世界,“逆教之灾”期间,在多兰神甫的鼓动下,它成为了第二个成功起义反抗叛变的主教布卡利斯的统治的星系。
哈米吉多顿(Armageddon):(位于太阳星域),帝国的一个聚居世界。这里发生过三场进攻帝国的大战。在第一次哈米吉多顿战争中,混沌军队在恶魔基因原体安格隆(Angron)的率领下入侵哈米吉多顿,但最后被包括太空野狼战团和灰骑士战团在内的帝国联合部队击退。第二次和第三次哈米吉多顿战争中,蛮人军阀嘎兹卡尔·斯拉卡(Ghazghkull Thraka)率领他的蛮人进犯哈米吉多顿,试图控制这个世界,尽管它们让帝国遭受了巨大损失,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安格隆和嘎兹卡尔都分别发誓要杀回哈米吉多顿以证明他们的破坏力!脚注:在哈米吉多顿赤道附近的丛林中找到过至少一个亡灵族金字塔。
皇帝怒涛(The Storm of the Emperor's
Wrath):(位于远东星域)克拉克斯星系(Clax system)附近的一个大型异空间风暴,在叛教时代末期出现,毁灭了叛徒、最高执政官范迪尔派去毁灭迪马默的舰队。
加尔塔莫(Galthamore;译注:一些资料中,该行星叫加塔拉莫[Galthalamor],由于目前未能确认哪个是现行设定,故仍沿用“加尔塔莫”这一译名):(位于太阳星域)帝国的一个世界,是叛变的主教布卡利斯的主教区,布卡利斯奴役了加尔塔莫上的人民,开始了被后世称为“逆教之灾”的残暴统治,在他的帝国的颠峰时期,曾控制了北到芬里斯,西至希德拉弗海军基地,南至巴卡海军基地的一片广阔的宇宙。两件事情粉碎了布卡利斯统治整个帝国的野心:芬里斯围攻战的失败和奇洛斯的起义,后者是由四处旅行号召人民反抗布卡利斯的布道者多兰神甫发动的。
当多兰神甫被叛处死刑之后(对他的审判是公开进行的,并允许他为自己进行了三天的辩护),布卡利斯的宫殿被起义的人民所包围,当布卡利斯试图登上飞船逃离行星时,他被愤怒的暴民五马分尸。
加特洛格(Gathrog):(位于朦胧星域)蛮人部落加特洛格“大独裁者”(Arch Dictator of
Gathrog)的母星,该部落于第41千年第450-996年间征服了帝国的至少五个世界。
基梅里亚(Kimmeria):(位于远东星域)一个封建世界,第二次虫族战争中遭到克拉肯虫巢舰队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