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東山吳巷山

标签:
图片太湖流域东山岛村落 |
分类: 旅游休闲 |
苏州东山吴巷,清初隐士吴时雅筑依绿园于此,后渐成小集镇。相传该村原多吴姓,古称吴巷。民国时期曾为吴巷乡乡公所所在地,后趋于衰落。建国初属渡桥乡,现为吴巷山村委会驻地。
村落位于东山镇政府所在地东南4公里武山之西南麓。武山在东山境之东,中隔渡水港,水断桥连。山之主峰名西泾山。其东为锦鸠峰,即濮公墩。其南为目青山。北为凤凰山、翔翅山(一名“樯子山”)。又南为射鹗山、鸡山,与武山似连而断。如今,均变成土墩,或为平地。
在隋唐之际,太湖东山与苏州陆地之间的水面辽阔,宽达15公里。明代时太湖东北岸沙坝已伸展到横泾、浦庄一带。其时东山岛一侧的沙坝,亦已扩展到西泾山、禾湾村、吴巷山附近。武山一带与陆地最接近,人员来往易成集市。
东山旧时交通,全系水路。港、浜、河,渎,遍布全境,境内交通亦多以水路为主。吴巷依港成村,港上有永隆桥。
如今港断变为道路,古桥也成为摆设。
吴巷村中心有千多年的古银杏树。
三角栈,本名三角尖。因村位于石鹤、吴巷、花园弄三村交会处,似三角之尖端,故得此名。
吴巷山,古迹很多。相传该村落形成时多姓吴,故称吴巷。其旁之武山,春秋时吴王养虎之处,称虎山。至唐代改武山,后世又以“武”讹音为“吴”,加之吴姓较多,遂称作吴巷山。
民国时期,吴巷为乡公所所在地,后趋于衰落。集镇长约百米,有米店、杂货店、生面店、点心店及小酒店等10家。如今有公交线路通达,百姓去市镇十分方便。拆老屋盖新房,日新月异。新建豪宅耀人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