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芦墟老街老建筑

(2017-02-22 14:11:09)
标签:

图片

江南水乡

古镇

老街

老宅

分类: 旅游休闲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古镇老街老宅,东南街上的沈氏跨街楼、西南街上的许氏跨街楼、西中街上的怀德堂、陆黄家弄里的黄秀才府第、北栅的“陆泰丰”陆氏府第等五处古民宅,被列为苏州吴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控制单位。旧时芦墟房屋的布局,均以市河为中心依水而筑,形成一河两街的商业格式。居民住宅横向延伸,井院幽深,里弄繁多。房屋多数为木柱、木梁、椽子的框架结构,砖墙瓦屋面。其中比较有名至今仍较完整的有泰丰路的陆氏住宅(老公社),东南街54号的沈氏大屋(老银行)、西栅王家的四进院(老医院)等。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沈氏跨街楼位于东南街116号。第一进为船厅,贴临市河,正中置有一座两落水河埠。船厅与第二进门屋一起构成跨街楼,楼下便是人来人往的东南街。第二、三、四进为楼房,后面均置有石板天井,并有两座砖雕门楼,额语其一为“棣萼联辉”,寓意沈氏兄弟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双双考中秀才;另一为“吴兴世泽”,告示宅主沈氏祖籍为吴兴(今浙江湖州)。第五进是平房,也临河(此河已被填没),中间为走道,贴河建有河埠及河埠屋。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许氏跨街楼,南起西南街130号,北至西安弄口,始建于清末,坐西面东,临市河中间为一3米多宽的淌水河埠,街路西侧为正屋,通宽五间,四进深,连同后埭附属房舍,大小近百间。第一进为二层,楼下是商铺,楼层跨街而过,延伸至东侧的廊棚,形成跨街楼。第二进是正厅,为挑高单层建筑。第三进是楼厅,为主人起居之所,里面的雕刻很是精美。2003年大火中被烧毁了一大半......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老街老建筑

芦墟古镇两处清代厅堂资料:

黄家厅  在芦墟镇东北街7号。文物普查时认为“似清嘉庆、道光年间建”。清末和民国时期为富商士绅聚谈、消遣之所。解放后曾改为印刷厂、书场、卫生所等,现为家具商店库房。本是黄宅第二进,坐东向西,面阔三间,宽10.2米,进深8.0米。梁架结构较好,门窗不存,柱上见斗,花岗石础,月梁上有卷云浮雕,无瓜柱。

曹家厅  在黄家厅稍北,为东北街16号。文物普查时认为“似道光、咸丰年间所建",在80年代前后是棉布第二门市部仓库,现为群力商店仓库。该厅原本也是第二进,坐东面西,三开间,进深8.6米。十年前尚有封火墙、前后轩,现在因改建不存。大梁两端雕刻花卉、祥云、仙鹤、暗龙等,无瓜柱。


芦墟老街老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