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苏州吴江南麻镇形成于明朝弘治年间,也就是十六世纪中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当时是吴江十七都的中心地,因地处南麻漾畔而得名。镇区自然环境优美,镇周有二漾一溪,四面环水,可谓镇在碧波间,街于溪水旁,历来有荷叶岛、小南洋、水上绿洲的美称,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烂溪塘西起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向东北流经桃源、铜罗、南麻、坛丘、盛泽、平望等地,注入平望莺脰湖,全长28公里,西部14.8公里为江浙两省界河。烂溪塘目前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也是旧时南麻镇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贸易之所曰“市”,市之至大者曰“镇”。附近乡民通过水路上镇出售农副产品以及购买日常用品,以至商贾所集的农村经济集散中心形成“南麻市镇”。
南 麻 漾
明 沈启
沧浪能濯缨,甘谷能长生。眷兹清且冽,宁无荐禋祊。
顾天之一涯,菰蒲缭为家。鸥影沉碧落,龙吟隐日沙。
方怜鉴素发,忽出梵王阙。色相无从知,寒波印孤月。
苹末不见风,吾心亦随止。无端漫有闻,快洗一双耳。
镇区以善庆塘桥(俗称南石桥)北堍为发端,逐渐向四周扩展......清代,南麻已形成小集镇。民国初期有集市,往往随着政治形势和年景丰歉而自然兴衰,交易为早市。清晨,周围农民上市出售农副产品,热闹数小时后散集,人去街冷落。此外,还有专业集和定期集。专业集如养蚕大眠期旺叶,缺桑叶和余桑叶上集市买卖,由叶行做中介人。那时,满街是人,遍地是叶,买者卖者人声鼎沸。定期集如赶庙会,届时商贩云集,热闹非凡,会期结束人去场空。
南麻“盘龙"的传说
明朝军师刘伯温破除龙泉嘴“龙形”风水后,驾官船向南而行,经大泾港向麻溪出发。官船路过南麻,见是个小岛,四面环水,意欲一游,遂命水手环岛一周(当时石坝未筑)。刘伯温联想起龙泉嘴“龙形”之事,对这个小岛引起怀疑,即上岸仔细观察,当即大吃一惊,原来是一条正在栖身养息,尚未苏醒的“盘龙”!如果若干年后,一旦苏醒过来,则为时已晚,必将天下大乱。刘伯温当即想出了破除之法,命令县官、乡官在北面和西面各筑一条石坝,以切断“龙”的翻滚戏水场所,龙必干死,又在小岛中间开一条市河,将龙开膛破肚。自此,南麻“盘龙”的风水亦被破除。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