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枫桥清水
枫桥清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41
  • 关注人气: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湖诸山有老虎

(2015-12-09 11:11:41)
标签:

图片

太湖流域

植被

野生动物

文化

分类: 说古道今
太湖诸山有老虎    有句俗语:东山老虎要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苏州太湖风景区,既有东山又有西山。自然风光秀丽,青山如壁,林木茂密,物产丰富。在这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内,令人乐而忘返。可是,这里有野生老虎!《太湖诸山有老虎》不是笔者瞎编!


太湖诸山有老虎    老虎是一种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只要有山有林才有老虎的存在。老虎是森林之王!那么苏州有没有天然野生虎呢?虎的故乡在中国,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西南、华南各省。据出土遗物、孢粉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距今80005000年前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植被分布。也是中国早期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在浙江余杭良渚、吴兴钱山漾、余姚河姆渡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遗物亦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森林、竹林和沼泽植被广布。文献记载当时会稽山地和四明山地有一片被称为南林的茂密森林。宁绍地区和四明、会稽山地在春秋时代大部分仍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连接天目及茅山山脉的太湖流域的山区也是一片森林。完全适合老虎生存!


太湖诸山有老虎   1985年发掘的三山岛旧石器人类文化遗址,是太湖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文化旧石器时代遗址,距离现在10000多年。发现了6个目20个种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虎、鹿、熊、貉、犀牛、水牛、猕猴、豪猪、鬣狗等。从石器组合情况看,当时的经济形态是以渔捞为主、狩猎为辅。老虎已经出现了,而且有可能是被先人们狩猎而食(人吃老虎)。这些动物化石有幸遗留下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其中,虎、野猪、兔、猕猴分布范围较广。那时三山岛植被丰富。按生物食物链来讲,食肉类动物多,作为它们食物的前一环的食草类动物必然也多;而食草动物多,灌木、草丛必然也多。猕猴是栖身山地森林的动物,獾、貉是穴居动物,豪猪、鹿在近水草地、灌木中生活。因此三山岛一带的古地理环境应是草原森林为主,三山岛应该是老虎生存的天堂。考古发掘表明,现代太湖的很大部分在当时为一块陆地平原,中间镶嵌着一些小山峰,三山岛、西山、东山不仅被平原连成一片,而且是这块陆地的高阜之地。这样的地理环境无疑是适合古人类居留的,同样也方便老虎活动。老虎栖息地范围很广,领土范围数以百十平方公里不等。


太湖诸山有老虎

    长江流域自然植被较好,野生动物丰富,且以老虎为例。三国时,孙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闲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孙权射虎之地,当在建康附近不远地区,他亦曾至吴郡(苏州),亲乘马射虎于废亭 《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东晋南朝,江南太湖地区均有老虎活动。东晋初,隐士郭文在吴兴余杭大辟山结庐而居,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 东晋末,臧熹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自古以来,有消除害兽(老虎)的说法。因此,人害虎远大于虎害人。

太湖诸山有老虎

    笔者查了资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有可能是苏州最后出现野生老虎的记载。如果“太湖诸山有虎出现”指的是东山岛上的老虎。第一种可能是东山自然生存的老虎;第二种可能是别处的老虎从渡水桥前往东山(桥初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第三种可能是“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二月,太湖冰冻,舟楫不通逾越。”太湖四周山区的老虎,在2年前的冬天从冰面上登陆东山岛。

太湖诸山有老虎
    在中国野外华南虎的数量估计不超过30只,而且在近20年中从未被发现过。1980年颁发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将虎列为国家的一类重点保护动物。在苏州石湖建立了中国华南虎培育基地。
    在十九世纪初,全世界大概有野生老虎
10万只,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全世界的野生老虎数量已经锐减到6000只左右。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老虎已经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

    随人类活动影响,各地天然植被分布地区逐渐减缩,栽培植被代替了天然植被。4000多年前的太湖,还是一个十分落后封闭的原始氏族部落群居之域,人们靠渔猎为生。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北宋南迁和宋末元初四次大规模的人口南移以前,与中原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开发较晚,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腹地山区的开发才刚刚起步,自然森林还比较多。孙吴时,赣东、皖南、浙西山地,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自首于林莽。可见这一地区当时林木茂密,自然森林应该还没受到严重破坏。

太湖诸山有老虎

    明清时期苏州已经成为东南中心城市。太湖流域山区成为木材供应地,自然森林可能会受到砍伐。苏州《东山志》记载:“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四月,太湖诸山有虎出现。”证明500多年前,太湖诸山自然森林还存在,獐鹿等野生动物仍能吸引老虎来捕食。据《东山志》对于植被的记载,东山自古以来林木茂密,直至近代乱才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的太湖东西山,偶尔还能见到獐鹿等动物的出现,但是老虎自明代以后踪影全无了。

太湖诸山有老虎

    苏州自古就有养虎的记载。东山岛有武山,原名虎山,又称吴山,相传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养虎基地。为供虎食,附近小山头又设养鸡场,故曰鸡山。为鸡不受侵犯,又在高处设岗射鹗,其高处又被称为射鹗山。据《太湖备考》伏公墩之说:吴伏婪系季子之孙子,为夫差乱隐居于此。吴伏婪曾在吴国后期被派到东山管理养虎、养鸡之事务。

太湖诸山有老虎


太湖诸山有老虎

    有信息说,俄罗斯野生东北虎在中国“游玩”近20天后返回。这是近年来罕见的有确实记录的东北虎跨境迁徙的案例。20年前,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熊猫白雪公主逃逸事件震惊全国 。逃入莽莽苍苍的苏州七子山林里。当时整个苏州城,军人百姓都被发动起来,寻找白雪公主 遁逃数月之久,此猫跑到横泾太湖边喝水,才被渔民抓住。专业人员给白雪公主做了个体检,发现白雪公主不仅体重没有减,而且体质还健壮了不少。如今苏州山地大概已符合大熊猫的生存条件。那么老虎呢?期待哪一天,会有野外华南虎再来苏州太湖东西山风景区“游玩”?如今,东山的老虎不吃人,西山老虎也不吃人。因为太湖东山无老虎,西山也无老虎!   

    野生老虎多意味着其他动物也多!

    野生动物多意味着植被林木茂密!

    那么,人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