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73307047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周庄明代古建筑
(2015-05-30 09:15:29)
标签:
图片
江南水乡
古村镇
老街
老宅
分类:
旅游休闲
周庄民居,明清和民国明期的建筑至今仍保存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第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堪称典型的江南水乡。
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的独特风味。江南住宅建筑与垣墙之间间隙较近,拔风采光,效果颇好。风火墙隔断,利于防火。雕刻装饰繁多,白墙青瓦,所谓粉墙黛瓦。
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
砖雕门楼,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
厅堂内布置着明式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
—
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
“
轿从门前进
”
,下联是
“
船自家中过
”
。仔细琢磨,对联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大厅轩敞明亮,
—
抱粗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木鼓墩
(
柱础
)
,这是明代建筑的明显标志。
大厅的东侧,有一条幽暗深长的陪弄。旧时,没有大事轻易不开正门,
每逢婚丧喜庆或有贵宾来访,才打开大门,抬进轿子。平时家人进出都走陪弄。
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
“
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
”
。
张厅的后院,是
—
个闲静素洁的小花园,四周围拥着粉墙黛瓦的民居。高高的风火墙下,翠竹摇曳,月季吐艳,青草点缀着曲径。
张家佛堂
引人注目的是一柱太湖石,玲珑剔透,洁白如雪,高峰处有一峦状如飞燕,于是人们将它称之为玉燕峰。它为这个小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张厅前后七进,房屋
70
余间,占地
1800
多平方米,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
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
(
公元
1742
年
)
建成。
正厅堂是
“
松茂堂
”
,占地
170
平方米。朝正堂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雄伟的一个,高达
6
米,正中匾额
“
积厚流光
”
,四周为
“
红梅迎春
”
浮雕,所雕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戏文故事等,栩栩如生,可与苏州网狮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
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
“
垦殖说
”
,
“
分财说
”
和
“
通番说
”
三种。
据考证,历史上的沈万三根本不是明代人,而是元代末期苏州一个大地
主。
沈万三是著名的“平民财神”,从明代中叶起就上了年画。财神爷的故
事数不
胜数,老百姓的口头传统,寄托着发家致富的梦想。
参观沈厅后厨,据说财神爷就在灶间。民间传统发财盖房,就有了楼台亭阁,殿堂房廊等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
,
让人赞赏建筑美。但是这样的
建筑美
不是任意造成的
,
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然,钱财也是必须的......
时令青团子,苏州一般市价1元/个,这里10元/4个。你知道如何发财了吧......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上海朱家角古镇
后一篇:
逛南翔古镇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