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273307047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太湖西山大佛
(2013-06-30 05:33:05)
标签:
图片
环太湖旅游
古寺
旅游
分类:
旅游休闲
太湖西山大佛
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绮里坞,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观音道场。
古称花山寺、观音院、观音寺。
绮里坞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因汉朝初年著名隐士
“
商山四皓
”
之一的绮里季隐居于此而得名。北靠太湖七十二峰之缥缈峰,南临烟波浩渺的太湖,东西两侧群山连绵环绕,风水极佳,是参禅礼佛的胜地。
近年因缘具足,
为弘扬佛教文化,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以国家特大宗教场所的规模,在绮里坞重建观音寺,目前正在加紧筹建,不久将重现世人眼前。
太湖西山大佛
正在
观音寺
筹建中
地面建筑初具规模
太湖西山大佛基座
据史料记载,苏州观音寺始建于公元
425
年(南朝元嘉二年),由时任会稽内史张裕奏和立安禅师初建于吴中胥口,其时,寺内连年千叶莲花盛开,而且其莲心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生机勃勃而被命名为花山寺,后来成为观音园的核心。这个道场早于普陀观音道场
400
多年(普陀观音道场始建于公元
863
年),是中国最早的观音道场。可惜在隋朝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花山寺失火,不幸全部损毁。
唐代,观音寺香火极为鼎盛。唐开成四年(公元
839
年),由绮里坞里人徐世业捐出自己的山地,当时高僧契元移至此地重建,寺分三房,气势恢宏。唐咸通十五年(公元
874
年)唐僖宗李儇即位的次年,因观音寺弘法名盛,皇上曾钦赐苏州观音寺为
“
观音园
”
,并御笔题写匾额。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推行佛教时期,观音寺并入上方寺管理,直至清初。清代后期,由于国力衰弱,民不聊生,观音寺也走向衰落。
烟波浩渺的太湖边,正在加紧建设。
农家乐就在路边
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前往观音寺烧香拜佛,留下大量优美题咏之作和珍贵墨宝。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行书题写的《游花山寺题记》共
102
字,文字内容如下:
“
嘉靖癸卯二月八日,徵明同诸客游花山寺,泛平湖,沿支港而入,长松夹道,万杏明香,怳然如涉异境。寺虽劫废,胜概具存。相与读故碑,溯三泉,不竟日暮,遂留宿寺中。客自城中来者汤珍、张瓒、王日都、陆师道、王延昭,山中客蔡范、陆栩、陆鹄、劳珊、蒋球玉。僧大鑫立石。
”
宋代葛胜仲
“
弱水无风到海山,慈容亲礼紫旃檀。亭亭宝刹凌云近,湛湛清池漱玉寒。枯瘦暗飘红万颗,竹迷曾莳绿千竿。藕花不是南朝梦,真有残香透画栏
”
流传极广。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中的
“
花易凋零草易生
”
一句,让后人对于生命探寻真谛引发深思。唐代皮日休、陆龟蒙、白居易,宋代范成大、怀深、胡松年,明代文徵明、王鏊,清代的王维德,姚承绪等都留有诗作。
谢谢欣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秉汇村寻上方寺
后一篇:
公交游灵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