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里古镇之桥

(2012-06-08 06:02:57)
标签:

图片

苏州

吴江

黎里

杂谈

环太湖流域

分类: 旅游休闲

黎里古镇之桥    黎里镇始建于后梁开平三年,千百年来人才辈出,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文化古镇,被费孝通先生称之为“水乡明珠”。有水就有桥,水是古镇的魂,桥是古镇的韵,水乡的石桥便是一座座凝固历史的风俗画卷,展现出灿烂多姿的水乡景色。一座座建在重要交通位置的小桥,把整个古镇都串联了起来,桥也成为这里最迷人的地方。

 

黎里古镇之桥

黎里八景之一

揽桥残雪: 揽桥又名胜揽桥,梁式单孔石桥,在镇郊(今属雄。三村),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光绪一十九年(1893年)重建。“揽桥残雪”为“黎里八景”中的冬景,前人踏雪观景,亦引为一趣,此桥今己改建成水泥桥面。


 

黎里古镇之桥

黎里八景之二 

中立晚眺: 中立,阁名,共三层,俗称八角亭,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位于:镇东水中央。登阁顾盼,八面临风,市尘山野,尽收眼底。昔日每逢重阳,作登高晚眺者甚众。前人称道中立阁为“玲珑水上楼”,颇能道出其特点。阁毁于“文化革命”。

 

黎里古镇之桥

    进登桥  俗称夏家桥,初建无考,明嘉靖7年游方僧建,清乾隆38年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梁式石桥。下有泻水方孔。

 

黎里古镇之桥
 老街东梢头的青龙桥是一顶建于明代的古式古香的曲拱桥,镇东的相家桥,又叫青龙桥.


 

黎里古镇之桥

     道南桥是顶古桥(唐南桥),前后二座桥的桥拱和倒影形成一个“铜钱”——外园内方。道南桥建于康熙51年 .

 

黎里古镇之桥    看似非常平整,走起来确是极搁,故称极搁桥,它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极搁桥,平板结构,条石横搁桥面,不知是桥工有意还是无意,桥面石铺得每块都不平,走在上面,总发出“极搁”之声,当地人呼为“勿歇不停‘极搁’桥”.

 

黎里古镇之桥

振黎桥


 黎里古镇之桥

   河埠,筑于市河的南北两岸,由条石及石块铺成。有些桥同样由条石及石块砌成。桥多却都不是很靓丽,桥以实用为主的。

 

黎里古镇之桥

很多桥以“某家桥”为名,比如夏家桥、鲍家桥、汝家桥等,猜测是当时大户修建的。


黎里古镇之桥

    说起这些桥,其名字就有不少乐趣。鲍家桥,当地风俗,新生婴儿满月时要剃头、办酒席,还要抱着走石桥,鲍与抱谐音,当地人呼为“要养伲子,鲍家桥”;汝家桥,汝与乳谐音,乳即奶,当地人呼为“要吃奶奶汝家桥”. 


黎里古镇之桥

十几座小石桥横跨碧水,紧紧地把南北两岸连成一体。
 

 黎里古镇之桥

没多远就有连接两岸的桥,在河边走时经常从桥上穿行于河面上,感受不同视角的不同景色。可以行驶汽车的新式桥。


 

黎里古镇之桥
    细看这些桥,有青石紫石砌的,有花岗岩垒的;有如彩虹飞架的,有似长笛横吹的;有跨于清波之上的,有藏于绿树丛中的,姿态或旖旎或庄重,应着“青龙”、“迎祥”、“梯云”、“进登”、“清风”这样或那样的桥名,桥连着桥,桥中有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透过桥洞而望,只见洞外有天,水天相映。

    谢谢欣赏

 

附:

都市游人去黎里,建议乘农村公交262路。在松陵镇第一人民医院,先坐202路到八坼农贸市场,转262路就能到黎里汽车站。262路公交,基本行驶在农村狭窄通道上。公路边,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无边无际;农作物散发的清香、渔塘飘来的水腥气味、混杂着泥土有机肥的空气;还有车上乘客对话的地方方言。有色有味有乡音,若有兴趣有时间,就去体验吧。

 

请观赏黎里古镇系列:

黎里古镇之桥黎里古镇之桥

2012-06-08 06:02[编辑] 更多

 

枫桥清水 http://blog.sina.com.cn/u/27330704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