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泽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地处太湖流域,沃野平展、湖荡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分,宜稻麦、宜蚕桑,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都。古镇深弄长巷为数众多,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称,民居大都前门临街、后门临河。一座座枕河民居,一排排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镇上纵横密布的河道上有20多座桥梁,其中有建于晋、唐年间的东庙桥、龄嘉桥、善嘉桥,还有建于明初的登春桥、观音桥等古桥和先蚕祠、目澜洲、石塔、济东会馆、华阳会馆、徽宁会馆等胜迹。
笔者在通往图书馆的沿河岸塘,看见崁入建筑中的牌坊。问左邻右舍得知,是座贞节牌坊。

“五桥晴市”是“盛湖八景”之一,描绘的就是在晴日下盛泽市河上五座石桥。在盛泽镇,有许多值得人们赏玩的桥梁,比如说 昇明桥、中和桥、乌新桥、南新桥、白龙桥、福海桥、如意桥、前窑桥……哪一座古桥不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此为南新桥。
此为中和桥。

江南水乡居民背水临街,一般临街处为前,面水处为后,若建筑是楼房,前面楼下为店铺,楼上为住房。居民左右邻接以风火墙相隔断,留出适当距离作通道河渠交通用。临水居民后门,一般都有河岸石阶。大户人家还有船坞码头。
图书馆 .
走过盛泽的河道、古桥、老房子和小弄堂后,对此深信不疑。盛泽是吴江乃至苏州地区的名镇,从明清时开始就享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雅号,丝绸加工业一直很发达。
居民生活相当富裕,盛泽的民居里老房子的保留状况,小桥流水的景观不算太好。

弄堂小市场里,推着车子买卖点心。盛泽的糕点小吃,应属盘龙糕最有名。走街串巷,寻找它的踪迹。传统的糕点有盘龙糕,还有梅花糕、海棠糕、赤豆糖粥等等糕点。久违了的甜香气让人垂涎欲滴。现在来吃盘龙糕的人已经不多了,以前来盛泽的外地游客,还会带几盒回去。
地段好的弄堂成为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的延伸。占地抢摊,弄面成了寸金之地,本已狭窄的弄堂更加狭窄,上下班高峰时间挤成一团,人们骂骂咧咧,侧身而过,又为盛泽的弄堂平添几分特色。经济冲击波轰开弄面房子,服装、杂货、日用品、裁缝铺、发廊、小吃店林林总总,霓虹灯居然在弄堂深处闪烁,颇有点光怪陆离。
盛泽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
谢谢欣赏。
请观赏盛泽系列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