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与《红楼梦》之四:“钗黛合一”原型是杨姬玉树

标签:
文化 |
分类: 显隐双文红楼梦 |
《柳如是》与《红楼梦》之四:“钗黛合一”原型是杨姬玉树
作者:李
对于明末文人为文特征,陈寅恪先生有考证云:
明末人作诗词,往往喜用本人或对方或有关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于字句之中。斯殆当时之风气如此,后来不甚多见者也。
柳如是的名字、号和对她的比喻,恰与《红楼梦》文本中“隐真人物”的名字、号及其比喻相对应(表1),显示出《红楼梦》“隐真人物”的名字,实际上是隐藏着的柳如是诸名、字、号、雅称、喻体的大集合,强烈提示她即是记叙《石头记》的原作者通灵石头。
1、薛宝钗,号蘅芜君,书中亦称其为杨贵妃。与之相对,柳如是有白人(雪白义)、蘼芜、杨姬等名字或称呼。
2、林黛玉,号“潇湘妃子”,书中将其比喻为西施和赵飞燕。与之相对,柳如是有玉树、西施、赵飞燕、湘妃、芙蓉、杨绛子(?)等名字号或美喻。
《红楼梦》中,宝钗黛玉是共用同一首命运诗曲的。红学大腕俞平伯先生就此总结提出“钗黛合一”学说。
第五回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下,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此句薛。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注:乐羊子妻事,出自《智囊》闺智部。此典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红楼梦》十二支之第二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二合一学说的提出,当时一片哗然,人们对此“二人合为一人”的现象难以理解,质疑纷纷。当今天我们明白宝钗和黛玉分别串演了柳如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生际遇后,就豁然大悟这“钗黛合一”的真谛和隐秘:
1、木石前盟:其狭义象征---柳如是(玉树,玉)与陈子龙(号大樽,木)之间的前盟爱情。陈子龙投水殉国后,柳如是对他怀念不已。因此导出其广义象征---前南明建国起于皇帝朱由崧(五行属木)终于皇帝朱由榔(五行属木),双木为林,南明的灭亡是汉人的悲剧,故有绛(朱色)珠(血珠)草(木)之喻。柳如是(玉)作为明遗民,一直忠于前明,作反清复明的工作,写作《红楼梦》这部保存中华文化精华的著作。
2、金石姻缘:其狭义象征---柳如是(玉树,玉石)与钱谦益(钱即金也)之间的婚姻关系。钱谦益投降清朝与清廷合作,柳如是对此恨恨不已。因此导出其广义象征---明遗民文人与清朝间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马上就明白了《红楼梦》第二支曲子的含义:“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表现出的就是明遗民不满清廷统治和恋红(朱)情结。
《柳如是》剧照1:金玉良缘之钱柳婚姻
http://s16/middle/a2e6c48egbbfa3bae3e0f&690
《柳如是》剧照2:金玉良缘之钱柳婚姻
http://s4/middle/a2e6c48egbbfa3e287133&690
《柳如是》剧照3:木石前盟之恋红情结
http://s13/middle/a2e6c48egbbfa407c9d2c&690
表1、柳如是名字与《红楼梦》真文本线索串联组成的隐真人物名字集合间的关系映射
|
甄(真)人物名字及其比喻 |
柳如是名字及其比喻 |
映射合一 |
薛宝钗名字之历史人物映射 |
薛宝钗、蘅芜、杨妃 |
白人、蘼芜、杨姬 |
薛雪同音,雪者白。柳如是肤白,故有白(玉)人之称。蘅芜与蘼芜,同为香草;杨妃与杨姬,可同人通义。 |
林黛玉名字之历史人物映射 |
林黛玉、西施、赵飞燕、潇湘妃子、芙蓉、绛珠仙子 |
玉树、西施、赵飞燕、湘妃、芙蓉、杨绛子(?) |
林玉与玉树对应;西施、赵飞燕、湘妃、芙蓉名同;绛珠仙子与绛子,繁简称呼。 |
从15至23岁,为柳如是作云妓时期。这段特许经历,让她体验了三种不同的人生:妓女、红颜知己和痴情情人。痴情情人林黛玉因其痴恋“木石前盟”的缘故,是个能够穿越历史时空的“心灵超人”,在文本情感世界中永远地遂故犹今。“木石前盟”的木是林黛玉,石是对绛珠仙草有甘露之恩、居于“赤(朱)霞(明)宫的神瑛侍者”,隐射世间那曾经居于朱明宫中而业已仙去的林黛玉旧恩主、朱明皇帝,表现了柳如是及其明遗民的故国恋情。黛玉说自己是“草木之人”,就是说明自己是朱明遗民,因为“木人”二字可合为朱字。《卞藏脂本》里的女儿是木做的而不是水做的,也体现了“木人”隐指朱明遗民身份的政治含义。此外,柳如是的旧情人陈子龙,因其在抗清复明斗争中以身殉国,更让她爱恋故国的大背景中,添加了具体可感的怀旧内容,使其情感更为连绵持续、深刻彻底和浓厚强烈。
薛宝钗与柳蘼芜之对应:金玉良缘之钱柳婚姻
柳如是24岁嫁予钱谦益,47岁在钱死后自缢于荣木楼,殉钱氏家难。
嫁入钱家后,柳如是是以贤妇人形象示人的,这可从她打造的薛宝钗这个谨守妇道的妇女典型身上体现出来。宝钗一出场,其外在是“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其内有是“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深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贤妇之风;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礼教,顺境随时的个性特点,勾画了一个尊礼守妇道的淑女的剪影。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对于家族中的事情,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她虽然热衷于家庭经济建设,但作为“外室”(傍附于梨香院),她恪守妇德不愿意参与管理。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形下,也能够与人沟通而妥善为之。如她在管理就职演说中说:“我本也不该管这事。就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我们太太又多病,家务也忙。我原是个闲人,就是街坊邻居,也要帮个忙儿,何况是姨娘托我?讲不起众人嫌我。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
柳如是入了钱家后,饱览有江南藏书第一之称的钱家藏书,她所居的绛云楼,其实就是藏宋元善本和珍奇历史古玩的图书博物馆。大量广泛的阅读,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钱谦益的“国史校雠,唯河东君是职。临文或有待探讨,柳辄上楼番阅,虽缥缃盈栋,而某书某卷,随手抽拈,有百不失一者。”可见,柳如是并非泛泛而读,当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薛宝钗亦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她对文学、艺术、历史、绘画、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
“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柳如是,将自己一生所生活过的、所扮演过的多个角色,集中在同一时空的戏台上同台演出,创造出人类艺术史上史无前例的“时空重叠”小说叙事技法,隐写出自己的鲜活传记。
附陈子龙与《红楼梦》可能相关连的诗词:
《九日登一览楼》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云麓半函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春日早起二首之一》
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
《初夏绝句十首之四》
青青庭草上人衣,柳絮随波更不飞。绿野好风吹踯躅,红楼幽雨泣蔷薇。
《浣溪沙·五更》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淡帘钩,陡然旧恨上心头。
《忆秦娥·杨花》
春漠漠,香云吹断红文幕。红文幕,一帘残梦,任他飘泊。
轻狂无奈春风恶,蜂黄蝶粉同零落。同零落,满池萍水,夕阳楼阁。
《唐多令·寒食》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2012年3月24日于埃美黎(Emory)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