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庄赶集
(2022-05-12 22:55:51)
之前学哥就定好在周二,也就是农历四月初十,去城阳夏庄赶个集,看看近郊那些已经脱离了土地的农民兄弟那充满原始气息的商贸生活,俗话就是赶集。
闹钟还没有响起,我便醒了,透过没有窗帘遮挡的灰蒙蒙的玻璃看窗外的天有些阴郁,是不是下过雨抑或正在下着?
穿着裤衩下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早起床了。趴在窗台上看不清楚,索性拉开窗户,天是灰的,地是湿的,洼的地方还能看到雨滴溅起的小小水花。
有心事睡不着,比闹钟起的还早,但是我不能不准备闹钟,万一呢?还是问问学哥去不去了。这时闹钟响起。
拿起手机,开始编辑微信的文字。学哥是律师,也是一个作家,他曾经出过一本散文集,能出书的毋庸置疑必定是作家,所以我要编辑,不能随便说,要斟字酌句,小心翼翼。
微信发出去了,没有回音,那我还是准备出发吧。
七点多钟,是上班的节点,坐地铁的人很多,这是我自青岛开通地铁,第一次在清晨看到有这么人陪着我坐地铁,车厢几乎满了。
学哥坐在我的身边,尽管他已迈进古稀之年,但仍气宇轩昂,头发一缕一缕的,好像是打了一趟太极拳再来的,透着英气的眼神镶嵌在红红的脸庞上,只不过是不能吸烟,让他鼻翼不时有些抽紧。
从2号线的始发站泰山路到李村公园正好是20站,地铁运行约50分钟,刚坐定,就接到住在那里的小城著名收藏家的微信,“你们上111路车后给我微信”。原来他得知后要来接我们,陪着我们一起逛逛集市。
说实话,坐在地铁里时间久了有些不舒服,耳边列车疾驰的声音非常刺耳,让你有一股莫名其妙的不安,但是快捷的好处又淹没了他的不足,而现代人有了应付她的利器——手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一落座甚至站立着,手里的手机便离不开眼睛,如果有谁不看手机就仿佛有点从外星路过此地似的。
咣当,吱,在这两种声音交织中,我和学哥终于见到了天空,不是湛蓝是灰蒙蒙,并夹杂这零落的雨滴,按照友人的提示,我们在地铁口登上了111路公交车。车上人不多,看穿戴和听口音,能判定出大多是当地人。望着窗外,怎么车停靠了几站又回到我们上车的地方。我赶紧跑向前去问驾驶员,原来我们坐反了,应该出地铁口到对面乘车,这样就不用跟车绕一圈了。好在这路车是环行,正反都能去,但是要耽误二三十分钟,亏着是周末,否则在上班期间,再多的时间也是他,不讲道理的塞车会使你怒火中烧而纵有跳车的冲动。
赶集,为什么城里城外的人都说赶集呢?那赶集又是什么,赶着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好像应该这样解释。来之前,已经询问即将和我们见面的那位著名收藏家,这天是农历初十,正好逢集,一个“逢”字隐含了多少万般风情,乡下的我们难以企及的万般风情,有农民,有农村,有农业的生产,“三农”都有了,看一片农村是否繁荣一个集市足可以尽情展现。
坐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我心中就有疑惑,这是农村吗,怎么一路映入眼帘的都是漂亮的高楼大厦,栉次鳞比,还有成排的散发着欧美风韵的别墅,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地,即便是有也是成片挂满绿叶的葡萄架子的秀美,或者是正在整理的土地,不消说,不久的将来必定也是高楼万丈。
夏庄的所在地古时称“不其”,几年前一位岛城文化名人为自己画作落款便是“不其山人”,因为他的画室就坐落在不远处的铁骑山下,这都属于古时的不其国。至于夏庄的由来我就不得而知了,对她的知晓主要还是来自她的樱桃,杏以及崂山月子口水库的鲤鱼的闻名,尽管水库划归崂山,但她的柔软的躯体有相当大的一部落在夏庄的母亲怀抱里。
在收藏家的指引下,我们在正确的车站下车,因为夏庄站的前后都有冠有夏庄的站名,不常来的人会因此犯糊涂。车站离集市的入口几步之遥,除了头顶上几丝雨滴,迎面便是路边叫卖的摊贩,手里拎满各种物品的男女,还有各种音调的叫卖声,沸沸扬扬,感染的你心旌摇曳。
老祖宗自古瞧不起经商贸易,能让你聚在一起进行货物的交易和交换已属不易,这个传统绵绵数千年,以致在今天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集市仍然巍然屹立当令今人刮目相看,难以费解,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情谊促成,赶个集,见个面,凑个热闹,三天一聚,五天再逢,乡里乡亲,至于无所不包,物美价廉已经退而求其次了。
夏庄集阵势不算大,基本还是百姓的吃喝拉撒,也是依旧分为蔬菜、肉食、海鲜、粮食、百货、服饰以及花卉等类,不像那些大规模的集市还有电子产品,行医卖药、唱戏杂耍等,最遗憾的是崂山里的土特产在集上难觅踪影。我们在收藏家的带领下,急匆匆穿过人群,走马观花看着,因为确实吸引你的东西不多,只有我买了一块肉,几根黄瓜及一点虾皮。肉是乎乎的,一拨啦能顺势翻个身,还存有宰杀时的余温,我特喜欢,在城里是难以买到的,一般在农村集市碰到我都会买上一斤八两的。黄瓜一问五元一斤,也买了四根,正好一斤(但是回到市里看楼下的小贩也在叫卖自己家地里种的黄瓜,一问才两块钱)。紧追慢赶,一目十个摊的掠过,不一会就从集市的另一头走出。
站在王沙路的花石板路上,回头看看人群熙攘的集市,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不就是大号的杂乱的农贸市场?
往前,收藏家的茶室就在前边山下,名字很雅:拙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