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裁员的好处与弊端

(2012-05-03 18:28:00)
标签:

乔沃尔

通道

经济性裁员

企业裁员

优化性

                             裁员的好处与弊端

裁员的定义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裁员的分类:

   裁员的动因一般可分为三种,即经济性裁员、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其中,经济性裁员是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结构性裁员则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引起的集中裁员。而优化性裁员是企业为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解聘那些业绩不佳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的行为。 三种裁员中,又可根据企业的决策行为分为主动裁员行为和被动裁员行为。由这三种裁员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属于主动裁员行为,经济性裁员属于被动裁员行为。三种裁员中,又可根据企业的决策行为分为主动裁员行为和被动裁员行为。由这三种裁员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结构性裁员和优化性裁员属于主动裁员行为,经济性裁员属于被动裁员行为。总之,裁员及裁员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一种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

裁员的利与弊:

利:

1.持续地在企业内实现员工与岗位、岗位与能力的匹配,提高工作满意度。通常人才的退出机制是以定期的绩效考核为基础的,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的近期工作表现进行审核和评价,然后以考核的结果为依据做出相应的人事决策,如降职、降薪、调岗、退休甚至解雇,这样就可以定期检查企业中的适岗程度,并及时进行调整,持续地保持企业中人员与岗位、岗位与能力的匹配。

2.为人才开辟宽阔的职业通道,以更宽的职业发展道路留住真正需要的关键人才。科学的人才退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合和支持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计划。有了人才退出机制,一些能力和绩效低下的员工就会退出他占据的职位,让那些能力较高的员工有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必然会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激发后者的工作积极性。

3.持续地在企业内部营造竞争气氛,提高员工的工作士气。传统国有企业的员工进入企业就如入了保险,企业一般不能解雇员工,员工能进不能出,没有压力也就没了动力。而人才退出机制使员工处于流动状态,如果绩效不佳,就面临着降职、降薪、调岗甚至解雇的危机,这就使员工处于工作的紧张状态,不断地为实现高绩效而努力,保持高昂的工作士气。

4.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众所周知,企业为了改善企业活力,激活企业老化的组织机构,常常从企业外部招聘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这是从企业人才的流入机制来考虑。同样的道理,通过人才的退出机制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吐故纳新,在人才退出的同时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引入新的思想和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弊:

1.人力资本流失: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本不是凭空得来的,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投资,如获得和培养人力资本的投入等。企业的裁员行为将导致这些投入化为乌有,特别是技术精湛的员工以及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被裁将直接削弱企业的运作效率,波及企业核心竞争力。至于结构性裁员,整个部门甚至整个事业部因业务调整而被砍掉,大量优秀员工被解雇。而当企业需要再次补充人员时,这些资源已经流失到社会上,甚至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

2.裁员成本:企业的裁员行为虽然可以长期地减少人工支出9但是在短期内却不得不支出大量的裁员成本。 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裁员必须支付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 有的企业在裁员时还会提供培训等支持服务,这些服务的代价亦是不菲。 裁员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求企业内部将为此建立系统的计划,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来进行,这要求企业投入特定的管理费用。 在遭遇法律纠纷时,企业还不得不求助于律师等。最严重的纠纷甚至可能会导致当庭对质,诉讼失败的费用更是不少。

3.影响留任员工的心理;企业裁员将对留任员工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首先是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幸存者综合症”研究组织的首席专家,哥伦比亚商学院乔沃尔"布洛克勒教授的看法是:幸存者会因能活下来而觉得幸运,但另一方面,比起沉重得多的消极情绪,这种积极的情绪只是零星的几点。人们想得更多的是也许事情还远未结束和不幸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乔沃尔教授认为,保住工作的职员也会因别人失业而产生内疚和不安全感,他们通常会陷入“也许倒霉的本该是我”的巨大压力中。其次,裁员的公正性与否将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信心。第三,裁员操作过程的人性化与否将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4.企业公众形象损失:企业裁员往往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特别是知名企业裁员行为更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企业裁员活动的不当很容易引导人们产生对该企业的不信任感,影响社会对该企业的评价,从而削弱其在市场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 同时,裁员还会对企业的产品销售造成不利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