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学生第一次遇见非洲

标签:
教育uwc校园 |
人物小传
廖江龙,江苏苏州人,曾出版《加拿大的邂逅——一个初一学生的93天加拿大修学纪实》。2013年,他被UWC世界联合学院斯威士兰分校录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前往非洲就读UWC的学生。2014年6月,廖江龙又只身前往以色列,探寻战火背后的生活和真相。
http://s6/mw690/002YWypHgy6NJarZw6p55&690
廖江龙同学的感受分享:UWC世界联合学院不只是一所学校,它是一个机会,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读世界联合学院,有人说因为这是前往好大学的跳板。
一年了,当我回顾我的选择,我很满意。这一年非洲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周末我到山村教黑人孩子寻求梦想,在斯威士兰的血库工作。从动物保护区下班后,在大草原上搭便车,我坐在卡车后面一路颠簸,路过的黑人孩子追着卡车叫着“How are you?”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最纯真,最灿烂的笑容。
http://s7/mw690/002YWypHgy6NJavl89g26&690
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世界太需要UWC了。我们UWC人身上的责任不仅承担着自己的梦想,还承担着这些孩子的梦想,他们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改变。我在UWC学习的不只是知识,知识哪里都可以获得,更重要的是一种大智慧,大胸怀,这是国内学校所不能给予的。
所以UWC需要的是渴望挑战、心怀大志的人,至于有家长担心的好大学,有了这些经历,这些都只是附加值,顺其自然,该来的都会来的。就比如财富也只是智慧的附加值,本末倒置了,即使是拥有了短暂的光辉,人也走不长,走不远。UWC不是一个牌子,它是一个运动,一种精神,我们追求的是精神充实。
http://s1/mw690/002YWypHgy6NJaANYZO20&690
还有人说UWC是脱离高考苦海的途径。没错,比起高中三更半夜的题海战术,UWC没有填鸭式的学习压力,但它给我们更多的是其他方方面面的挑战。文化冲突,辩论,思考,演讲,UWC不仅给我们知识,更多是教我们怎么用知识。我在非洲学习压力也不小,目标更多。在中国可以专注于一个目标:分数,在非洲每天有论文,有演讲,有社会服务,目标可不只是分数这么简单。所以有人问我在联合学院学习有什么感觉,我说:国内学习是“脑累”,联合学院学习是“心累”。
http://s7/mw690/002YWypHgy6NJaCLhXg06&690
此外假期是另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奔向西藏去访问不同职业的当地藏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独特的藏传佛教,巴以冲突时冲向以色列去调查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宗教信仰。两次调查采访后,他们纯正的信仰让我感触颇深。媒体的力量太强大了,他们给我们讲我们爱听的故事,但有时没有报道我们需要知道的真相。我在西藏和以色列两次净化了身心,回到UWC和来自世界的同学分享,他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别的同学则跟我分享在非洲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冒险,在南非开普敦拯救企鹅的经历,在赞比亚教书的奇闻,在克米什尔感受印巴冲突。我们UWC人已经开始跨越国界,去给予他人最实在的关心和帮助。
http://s1/mw690/002YWypHgy6NJaEFMmke0&690
同学们,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如果你有这股UWC的热情和精神,不论你的出身与过去,UWC的大门为你敞开。王嘉鹏老师,华晓杭老师,赵宾老师,UWC中国理事会,他们作为UWC运动的一员,是UWC精神的传承者,更是传播者。我们每一个UWC人都有自己珍藏的UWC经历,现在我们把UWC的梦想送给你,同学们,有梦就去追吧。
----------------------------------------------------
UWC官网:www.uwcchina.org
UWC微信公众号:UWC世界联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