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智造

(2022-06-13 08:31:32)

如果每一次试模,每一次调机,注塑机的每一个不易觉察的故障……这些都不再靠猜了,这些过程都可以通过曲线变为“可视”,你还觉得注塑行业“苦逼”吗?愉快的心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你觉得他们的效率会如何?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在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于“工业4.0”之时,中国政府紧跟潮流的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 规划纲要》,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两个IT 的结合(Industry Technology &InformationTechnology,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中国到2025 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这一规划更是被定义为中国制造业的顶层规划。当然,这一规划也没有忘记借鉴德国的“工业4.0”战略。相对于“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可能是更具实用性和指导意义。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理想,如果可以,我们在既能保有丰满理想的同时,也要认清骨感的现实。这样或许可以更快的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习主席曾讲过,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一间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嘉诚也说过,每一个机构有不同的挑战,很难有绝对放诸四海皆准、皆适用的预制组件,老实说我对很多表面的、人云亦云的专家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