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学做饭中收获了什么?
(2013-12-04 01:15:45)
标签:
教育文化家居杂谈育儿 |
分类: 异域教子 |
(加中时报/文:玮然)孩子在学做饭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显而易见,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将来长大了能自己做饭喂饱自己。
据我观察和了解,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东西。
孩子年幼时参与做饭,可以帮助他们把常见的食品名称和实物联系起来,识别绿色黄色红色橙色等颜色,尝试糖盐等调料的不同味道,了解容积和重量的概念,比如知道250mm液体到底是多少,50克面粉大致有多少和有多重等等。把这些从书本上得到的抽象概念,带到实际中得到验证。
此外,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家的早饭由两个女儿负责已经有四年多了。每天早上大女儿做麦片粥,周末是由小女儿做出一些适合早餐吃的小点心。谁都不能犯懒,否则,这早饭就没的吃了,总不能饿着肚子去上学。因此,时间管理又提到议事日程。比如大女儿每天早上做麦片粥,她先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做麦片粥所需要的时间,而且我们都发现做好的麦片粥在锅里捂一会儿更好吃。这样,早上起来先把麦片粥做好,关火,麦片粥还留在锅里。自己去刷牙洗脸梳头,然后,再回到厨房盛出麦片粥,对上牛奶或者豆浆一起吃,温度口感都正合适,还充分利用了早上宝贵的时间。还有,家里麦片快吃完时,就得通知我去买,不可等到没有了再说,那就意味着断顿了。
每当我和在国内教了一辈子小学数学的母亲聊起孩子做家务的事情,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我:小学数学专门有一部分叫统筹学,怎样合理安排家务事就包括在这里面。看来,这孩子学做饭还涉及到学术范围了。
以前听过一个访谈节目,印象十分深刻,也很有启发。访谈的对象是美国的一个华裔高中女学生,她作为40名英特尔科技奖青少年之一,应邀到白宫接受奥巴马总统的接见,同时也提前被美国一所常青藤大学录取。在谈到她的学习生活时,她说喜欢制作糕点是自己的业余爱好之一,一方面可以在自己繁重的学业之余,得到充分放松,另一方面,在制作糕点过程中,她多是按照食谱制作,但是,有的时候发现,完全按照食谱的用量和步骤,并不是很成功,或是不合自己口味,需要对食谱稍加改进,形成自己特有的食谱。并由此引申到其它领域,成为她对生活学习的一种感悟。她甚至以此为题写了一篇论文--我们要循规蹈矩,但也要有所创新。
我的小女儿也是酷爱做小点心,她专门有个本子,抄写下很多种她喜欢的点心的做法。为了使得做出的点心健康一些,她总是把食谱上的糖量减少,或者加进一些果仁等营养食材。所以,要是问她为什么喜欢做饭,她会回答:因为可以让我打开思路,做出有创意的东西来。看到别人喜欢吃,也觉得特有成就感。所以,做饭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瞧,她不仅注意到了饮食健康,从做饭中培养了创新精神,还获得了自信心。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现在,每逢周末,她们都会主动要求做一顿午饭或者晚饭。听着两个孩子在厨房里一个下命令,另一个执行;一个请示,另一个回答;或因某个工具的使用不得法而请求帮忙,等等。不难看出,孩子们学做饭还锻炼了她们人际沟通和在实践中如何与人合作。
--发表在《加中时报》2013年11月29日581期,标题被编辑改成“做饭做出的“学术结论””
http://www.souxun88.com/newspaper/show.php?news_send=../cctimes/2013112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