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孩子去朋友家过夜(Sleepover)说起

(2013-04-28 19:42:25)
标签:

文化

家居

情感

分类: 异域教子

由孩子去朋友家过夜(Sleepover)说起

玮然

 

第一次知道Sleepover这个词是两个女儿小时候酷爱的系列丛书Franklin里的一本“Franklin Has a Sleepover”,说的是乌龟Franklin的好朋友小熊Bear来Franklin家Sleepover(过夜)。两个好朋友先是高高兴兴地玩儿了几个游戏,到了该睡觉的时候, Bear因为不习惯而很想家, Franklin就想了好几个办法来安慰Bear,帮助他入睡。故事要告诉小朋友的是:在别人感觉不舒服或者遇到麻烦时,要积极想办法去帮助解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们的同学里也慢慢开始有邀请她们去Sleepover的了。那个时候我才知道,Sleepover在这里是小朋友间的一项常见的活动,有的小朋友甚至举办Sleepover生日会,受邀请的小朋友在玩过吃过以后,还要留在小寿星家里过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再由各自的父母接回自己的家。

孩子们从小没离开过家,在别人家过夜能行吗?会不会也像Bear那样想家而睡不着呢?为了避免自己过于惦记孩子,和担心孩子想家而给她们的朋友添麻烦,我劝说孩子最好还是在朋友家玩过以后,回到自己的家睡觉,这样睡着多舒服呀。而且,睡着了,也不能和朋友玩儿了,不一定要在别人家里过夜。孩子们每一次都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真的就不留在朋友家过夜。

可是,当她们再长大一些,特别是经历了学校组织的外出过夜旅行之后,证明自己已经完全可以适应不在家过夜了。当再有朋友邀请她们去Sleepover时,我又有了新的顾虑:因为这时孩子们已经大了,所去的朋友家还有什么其他家庭成员?她们去别人家过夜安全吗?我把我的顾虑跟孩子们讲了:女孩子到睡觉时间就要回到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间睡觉了,留在别人那里过夜是不安全的。而且,我也确实听说过有孩子去朋友家Sleepover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而后悔莫及的。此外,我还想起我小的时候,不要说从来没有在同学朋友家Sleepover,就连在别人家吃饭都是不允许的。父母告诫我:去同学家玩儿的时候,如果看到同学父母已经下班回家了,就要赶快告辞,更不要留在同学家吃饭。因为人家父母回了家,就该忙着做饭和其它家务,如果我还在那里不走,就会影响人家正常地做家里的事情,是不礼貌的。

孩子们听了后,说:班上另有几个华裔同学的家长也不同意她们去朋友家Sleepover,她们还说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文化。我趁机继续给孩子们解释:我们这一代人是背着中国文化走进西方社会的,文化只有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生活在西方社会,固守自己的文化,而不接受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而接受西方文化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当今提倡中西智慧全球化,也就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因为中西文化各有其有益于人类健康发展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的孩子生长在西方社会,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

所幸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和她们的同学对这件事都很理解,也对这个习惯很尊重,更没有因为不去朋友家Sleepover而影响她们之间的往来和友情。

--《加中时报》2013年4月26日550期

http://www.cctimes.ca/portal/food.do;jsessionid=6B7D4AEAC9DF424DCD056C0FB3373740?type=15&lang=gb&id=58075&type=15

 

http://www.cctimes.ca/portal/plainNewsPer.do?lang=gb&selectPage=a04.jpg&selectTerm=20130425550&place=eas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