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绥铁路的壮歌<一>

http://s2/mw690/002YVrNBzy7gbRxZj9Lf1&690
http://s8/mw690/002YVrNBzy7gbRzJCFF97&690
绥宁所在的湘西南是林区。木材在洪江集中,在储木场扎成大排,顺沅水漂流至下游城市,再用汽车装运。 但是呢,湘西南地区山高路险,从绥宁、会同、通道等地的林场往洪江运木材,很不方便。于是,洪绥森林铁路就呼之而出了。
看名字就知道,它是专门用来运木材的。按规划,路的两端是洪江和绥宁,中间过会同等地。《怀化年鉴》记载,当时的黔阳专署(怀化市的前身)70.34公里。剩下的30多公里,自然就在绥宁境内。 1959年12月8日,铁路开工了,工程兵部队和4.83万民工,相继奔赴建设一线。曾经当过长铺镇党委书记的绥宁人袁公发,曾在洪绥铁管局和洪绥铁路修建指挥部任过职。
http://s2/mw690/002YVrNBzy7gbRGLEVrd1&690
这片区域多喀斯特地貌,断层、裂隙、溶洞、沼泽密布,山高、坡陡、谷深、水低特点突出。对交通建设来说,极易导致路基塌陷、路面损坏、桥基失稳、隧道突水、边坡失稳 。总而言之,路很不好修,很容易出事故。在后来的知情人士回忆文章中,能反复看到一句话,“死了好多人啊。”牺牲了,发点抚恤金,给张烈士证,也就完了,可能连尸骨都没挖出来。直到今天,还有牺牲者的后人在网上问,“当年家里某某人修洪绥铁路死了,现在还能要赔偿金么?”集体利益大于一起,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http://s12/mw690/002YVrNBzy7gbRK0gXh9b&690
http://s2/mw690/002YVrNBzy7gbRK4WrL81&690
会同县高椅乡有个高椅古村,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村里有座月光大院,“巫水河沿线修洪绥铁路,高高的院墙被拆毁,坚固的大青砖连同院内的大量青石板被搬去做了桥墩和路基。”这个细节的出处,来自一个要姚祖军的大院后人的回忆文章。他说,古村有一百单四栋古宅,每一栋宅子有一个故事。只可惜,很多宅子,都白白成了那条铁路的“祭献”。铁路若建成,巫水河沿线今天应该是另一番面貌
《怀化年鉴》给出个数字,9个月的工期,共耗资2915万元。这个数,还不包括天量的人力成本。花了这么大代价,只留下一堆没用的路基、桥墩任风吹雨打,至今渴望铁路的湘西南人怎能不遗憾?
http://s3/mw690/002YVrNBzy7gbRVLgxs9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