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人原始村落——禾木村
9月11日早晨
7时许,金色晚霞旅行团从阿勒泰市住地出发,行车340余公里,于下午
2时许到达禾木村景区游览。禾木村位于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是图瓦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据介绍,图瓦人或译作土瓦人,自称“提瓦人”,是一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族。中国史籍称之为“都波人”、“萨彦乌梁海人”、“唐努乌梁海人”等。主要分布在图瓦共和国、蒙古国和中国。图瓦语言属阿尔泰突厥语系,图瓦人属于蒙古人种。禾木村是我国仅存的三个图瓦村落
(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
中最大的村庄。禾木村的房子全是用原木搭成的,有些像俄罗斯乡村古老的木屋,充满了原始村落的味道。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视整个村落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林、木桥流水、牛羊满坡、牧马人在桦树林间扬尘而过,呈现一派古朴、秀美的山村景致,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誉。
我们从旅游中心乘观光车进入禾木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栋栋的木屋和圈栏,这些木屋和圈栏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木屋基本有大半截深入地下,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年寒。屋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屋壁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垒成,既保暖又防潮,屋后是用桦木搭成的牲口圈。禾木河从村旁哗哗流过,河上有一座著名的木桥叫禾木桥,是村上的标志性建筑,长约百余米,用木头装饰桥面,显得古朴而敦实。跨过禾木桥,是一大片白桦林,林中有牧马人为游人准备的马匹,可乘马穿林漫游。走过白桦林,有一片茂盛的草坡,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沿着一条山道登上坡顶,是俯瞰禾木村的观景平台,河谷中的木屋村庄尽收眼底,它们沿禾木河东岸排列,掩映在黄绿相间的树林中,显得恬静幽深。
下午5时许,我们从禾木村参观结束,乘车前往贾登峪。行车约70公里,于晚上8时许到达贾登峪哈萨克民族风情毡房度假村住宿。突遇气温骤降,达到零下几度,天上又下起小雨,毡房间的木栈道上都铺上了一层薄冰,四周群山白雪皑皑。好在毡房内烧有火盆,暖气融融。当晚,大家围坐在炕上,品尝了哈萨克民族餐饮和烤羊肉。
禾木村景区服务中心。
山坡上层林尽染,秋色甚浓。
禾木村观光车站。
村落木屋景观。
村落周边山景。
村道、圈栏和木屋。
排列整齐的木屋。
村道。
村落中种植的向日葵。
木屋与牲口圈栏。
流水清澈的禾木河。
禾木河石碑。上刻一联语:“大野生息八万木,长云流叹一千河。”
禾木桥。
禾木桥上游人如织的景象。
白桦林风光。
牧马人为游客骑游准备的马匹。
游人骑马在白桦林中漫游。
禾木村俯瞰景观。
山坡草地上吃草的牛群。
贾登峪哈萨克民族风情毡房。
新疆禾木村景区卫星图(经度:87.434560
纬度:48.5705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