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山火山遗迹景观
老黑山火山口
6月20日一早,在昨晚住宿的五大连池镇吃过早餐,导游就带我们到五大连池地质公园的老黑山游览。据介绍,老黑山又叫黑龙山,是我国典型火山之一,为五大连池第二大火山,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势高耸,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山脚底座直径1600余米,整座山体为黑色浮石、火山砾和熔岩堆积而成,表面呈黑褐色,因称“老黑山”。西南坡较陡,北坡较缓,生长着桦树、杨树、柞树等植物。山的东、北两侧建有盘山道可达山顶,山顶有漏斗状火山口,直径达350余米,最深处145米,内壁陡峭,景象森然。火山口周围有人行步道,俯视火山口底令人望而生畏。史料记载此火山已喷发过6次,最近一次是清康熙五十九年至六十年(1720—1721年)喷发过,是我国少有的近期喷发的一座休眠活火山。这里的火山地貌完整,景观奇特,被地质学家誉为不可多得的火山陈列地质馆,它主要由“石海”、“水帘洞”、“仙女宫”、“火山森林”、“火山口”等景点组成。老黑山的四周是熔岩台地,总面积达65平方公里。当年喷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蜿蜒长10多公里的“石龙”和大面积的“石海”,景象举世罕见,远看象大海汹涌的波涛,近视则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蔚为奇观。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附近的古河道形成了五大连池堰塞湖。老黑山早期喷发熔岩流向东南流动,堵塞河道而形成头池(莲花湖)和二池(燕山湖);老黑山后期喷发熔岩流向东北及东流动,堵塞河道形成现在所见的三池(白龙湖);火烧山喷发的熔岩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堵塞河道形成四池(鹤鸣湖)和五池(如意湖)。
我们先乘旅游车到达燕山湖和白龙湖相连的老黑山景区入口,购票后再乘景区观光车进入,车子在熔岩上铺的木栈道上行驶,两边是一望无际的黑色熔岩石海,再往前是生长在火山灰上的茂密树林。约行驶6公里,观光车停在老黑山脚下的停车场。大家下车后开始步行,从石海、水帘洞方向开始登山,约行半小时到达山顶的火山口处。火山口看起来十分巨大,成漏斗状,向下望去,到处布满黑色的渣石和火山砾。在山上停留约1个小时,我们便从另一方向步行下山,再乘观光车返回景区入口,并在此观赏了风光秀丽的燕山湖和白龙湖。
旅游栈道。
老黑山麓的景区观光车停车场。

翻花石海——渣块状熔岩。地质学上的名称叫渣块状熔岩,它由火山喷溢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巨大岩块构成,气势磅礴,怪石嶙峋,千姿百态,状如石的海洋,俗称“翻花石海”。它是我国喷发年代最新(290多年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渣块状熔岩。
老黑山火山灰上生长的林木。
水帘洞。火山熔岩流形成的洞隙。
老黑山火山口。这就是290多年前(1720—1721年)最后一次喷发、处在火山锥顶部的火山口,火口内及其边缘布满了浮石、岩渣和火山弹。
老黑山观火烧山景观。
老黑山顶观景台。
老黑山顶观火山口。
老黑山顶观五大连池风光。
五大连池燕山湖(二池)风光。
五大连池老黑山景区卫星图(经度:126.126084
纬度:48.721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