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2015-06-11 20:33:29)
标签:

旅游

阆中古城

文庙

大成殿

扳倒井

分类: 四川旅游

参观文庙

 

    从贡院出来,我们前往不远处的文庙进行了参观。文庙即孔庙,是供奉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地方文庙又是地方官学教授儒学的学府,也称学宫。据介绍,阆中原有保宁府文庙和阆中县文庙。县文庙旧地址位于城北郊,明崇祯年间迁东门外(今县学坝),清咸丰元年(1850年)迁此,后屡有损毁,基址、照壁和大成殿幸存。2013年全面修复峻工,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体现文庙定型规制模式,并具阆中地域特色,是崇仰和传承儒家文化的圣殿。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礼门义路”出自《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门也。”只有“君子”才能由“礼门、义路”入文庙,出入“圣域”、“贤关”。这充分显示了神圣的礼制,为读书人昭示了道德规范,蕴涵着治国安邦的道理。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泮池和泮桥。泮池又称半月池、泮水,上有拱桥称“泮桥”。古有学府前建水池能振兴学业之说,天子之学称“辟雍”,周围水池环绕;诸侯之学称“泮宫”,池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泮池是古代官学的标志,科举时代,新入学的秀才要在当地官员带领下,过泮桥从棂星门进孔庙,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暑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大成门。为文庙的仪门。古代帝王外宿“插戟为门”,后各地文庙效之,故又有“戟门”之称。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为“杏坛”。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大成殿。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西庑。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东庑。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扳倒井。孔子幼儿时,其母颜征抱其回娘家时,路上酷热,口干难忍,发现一井,却汲水不得。颜氏祈祷,只见井口缓缓倾斜,井水自流而出,母子痛饮,只觉甘甜无比,清心解渴。后人传之为“扳倒井”,称其“圣井”。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智源溪。山东曲阜尼山东侧,有溪水蜿蜒流至孔庙棂星门前石桥下,在夫子洞南侧向东汇入沂河。因孔子出生于此地,乃称“智源溪”。阆中县文庙西侧园林之小溪,亦仿其名,喻孔孟之道为智慧之源。

 

【阆中古城】参观文庙

阆中文庙卫星图(经度:105.96759  纬度:31.579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