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2014-09-03 09:31:24)
标签:

旅游

成都市

文殊院

天王殿

观音殿

分类: 成都旅游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近日,游览了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的文殊院。文殊院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现为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有1400余年。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庐,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传说慈笃禅师圆寂火化时,红色火光在空中凝结成文殊菩萨像,久久不散。人们认为慈笃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从此改信相寺为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1706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82根石柱成为院中一大景观。近代文殊院香火兴盛。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戒,并办有佛学苑、传习所,培养僧才。抗战时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虚、能海等陆续到这里讲经说法。1980年7月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走近寺前,只见古朴厚重的围墙盘绕在古刹四周,正门对面的照壁上嵌着“文殊院”三个大字,与围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相映衬,使文殊院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寺内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等五重殿宇,两庑配以钟鼓楼、禅堂、观堂、客堂、斋堂、戒堂、念佛堂及各职事寮房,形成封闭式的四合结构。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200余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同,寺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院内三大士殿门上有清人方鹤斋撰写的一幅楹联,深含佛家禅理:“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院后园林深处,1997年新建有文殊阁。它屹立于文殊院中轴线之最后,总面积达四千余平方米。文殊阁建筑为三层:第一层是文殊讲堂,是大型的现代化视听讲堂;第二层是佛教图书馆及阅览室,设有电子阅览室和佛法因特网站;第三层是文殊殿,供奉青铜铸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及信士父母的莲位。文殊阁设有上客堂,可供来往的大德僧人和居士(信徒)膳宿。整个建筑气势雄伟庄严,造型精美古朴,功能新颖丰富,堪称现代寺院的典型宏伟建筑,体现了现代化的寺院建筑特点。文殊阁的建成,结束了文殊院没有文殊菩萨殿的历史。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天王殿。为单檐悬山式建筑,殿高8.3米,始建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于道光元年(1821年)。殿中央供奉铜铸弥勒菩萨坐像一尊,高1.7米,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弥勒菩萨为末来佛,龛内供奉之弥勒像,系唐末五代时期浙江奉化地区布袋和尚形象,据传布袋和尚系弥勒菩萨化身。殿内门口左右彩塑金刚力士塑像各一尊,高2.3米,系佛教护法神之一。殿中左右彩塑天王像各两尊,各高3.3米,系佛教护法神。殿后供奉铜铸阿弥陀佛立像一尊,高2米,道光九年(1829年)铸造,阿弥陀佛为极乐世界之主尊佛。阿弥陀佛佛龛左右,附祀彩塑造像两尊,年长者为给孤独长者,年青者为祗陀太子,此二人曾施资建造精舍供释迦牟尼说法,后被奉为佛教护法。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三大士殿。又叫观音殿,是文殊院的第二重建筑。因供普贤,观音,文殊三位大士故名。此外殿里还供有伽蓝神关羽和文昌帝君,后殿供的是韦陀。三大殿,殿广五间,进深三间,10.56米,单檐歇山顶,正脊中砌宝顶,四角起翘,舒展轻快。门上有清人方鹤斋撰写的著名楹联。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藏经楼。殿分为两层,楼上为藏经室;楼下为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现供奉有缅甸白玉佛一尊,系缅甸佛教界赠品。殿中壁绘有“狮子吼”彩图一幅。狮子系兽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索退。佛教以此为喻,以狮王象征佛教的智慧,以百兽比对烦恼,意为佛教的智慧可以断除烦恼。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千年古刹——文殊院(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